第 44 章 殺死太子(四)

錢氏家族遠在河東,不屬于秦晟管轄範圍,秦晟鞭長莫及。秦晟要對錢家下手,幾位錢家京官是首當其沖的。只由于事情被任星羅撞破,任星羅又告之了太子,錢氏與太子都有防備,于是這幾天都是風平浪靜,秦晟無功而返。再者,錢氏的衛尉錢資揚位列九卿,掌北軍,秦家想要啃下他,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時半會兒,秦晟是翻不出什麽風浪來的。

想到這兒,任星羅心下稍安。

秦晟與任星羅點的全是粗茶淡飯,不是什麽新鮮的菜品,任星羅興致缺缺,吃了個形式,不多久就停了筷子。他略微仰着臉,去看秦晟吃喝。他吃東西慢而專注,目不斜視,細嚼慢咽,亦不言語。秦晟被如此肆無忌憚的目光打量,也鎮靜地吃完了青菜花,放下筷子才問他:“殿下為何吃得這樣少?”

“黃良說我是鳥的肚子。”

“所以你太瘦了。”

任星羅聽了,只把袖子抖了抖,他今日穿了皂色寬袍常服,手臂套着寬袖,又襯得格外纖瘦。他這廂孩子氣地嬉笑振臂,不知為何令秦晟頗感愉悅似的展開笑顏,又說:“鳥的翅膀。”

“我要飛走了。”任星羅站了起來,“有緣再會。”

任星羅做了個揖,秦晟斂容道:“這就走了?”

“不然?你想問的,我全都答了。再多的我也不知道了。”他搖頭。

秦晟凝望着他的臉,倏地又說:“你在這裏等我,我馬上回來。”

他挑了下眉,“你要去哪?”

秦晟神神秘秘地淺笑說:“我不能告訴你。”

他下了樓,任星羅又重新坐回窗邊。他正要招呼小二結賬,猝然身後一個男聲遠遠地喊他:“殿下為何在這裏?”

任星羅驚訝地側過臉,只見一位青衣男子,大約三十歲的年紀,一臉的書卷氣。他走了過來,在任星羅身旁低聲道:“剛剛那人可是秦司隸?”

任星羅眨了一下眼睛,面目茫然。他只覺此人面善,卻一時想不起來他是誰。

他立即道:“李因海。”

“是你。”任星羅這才想起來,他與李因海在宮中是見過幾面的,他是永平十二年由地方舉薦入仕的官員,如今官至禦史中丞。

“秦晟約我在這裏見面,他有事出去了一會,等他回來我就走了,有事?”

李因海似笑非笑說:“我聽了一些傳聞,以為殿下與秦司隸有嫌隙。看來傳聞非實。”

“真真假假,外面傳得我自己也糊塗了。”任星羅正色道,“只能說,我和秦晟沒有他們說關系那麽差,也沒有你以為的那樣好。”任星羅有意讓旁人停止誤解他與秦晟交往過密,通過禦史中丞李因海也是個辦法,只是難說他是否相信。

“原來如此,”李因海這樣說着,臉上卻毫無波瀾,又行了個禮,說,“臣先行告退。”

李因海是禦史臺一員,職務與監察相關,顯然他對親王與司隸的關系有一點興趣。任星羅頓時愀然不樂,他這下是被兩位督察官同時盯上了,他嘗過被彈劾處罰的滋味,仿佛又要回到昔年戰戰兢兢的日子裏。

正愁着,秦晟穿堂而來。他一身織錦常服,束玉帶,風度翩翩。他又是此地常客,名姓遠播。雖未戴官帽官服,卻也引得二樓各座酒客紛紛側目,竊竊私語。

怪異的是,秦晟手裏捏着一只糖人。

秦晟面帶微笑,将糖人遞給了正心底愁悶的任星羅,“給你。”

任星羅登時一愣,旋即像是受了驚吓,他挑了下眉毛,問秦晟:“這什麽?”

“糖人。”秦晟說,“我的糖人。”

他聞言接過被竹簽串着的巴掌大小的糖人——棕黃的臉,黑發武冠,衣袍塗成了紫紅色。任星羅又仔細瞅了瞅糖人的臉,說:“一點也不像你。”

“說明那位糖人師傅手藝不精。”

“送我這個做什麽?”

“你不是說我若是不去康王府,就讓蒙管事買個糖人,見糖如見我?你拿着吧,不要生氣。”

任星羅嗤笑道:“那天不過是我一句玩笑。糖我收下了,以後我如果有事找你,你可以用這只糖人抵消不來。”說着起身便走。

“殿下說笑了。”

秦晟跟上他,二人下了樓梯,已走到了酒樓門前,各自的轎夫侍從都迎了上來。他又說道,“殿下今後若是邀請我去王府喝茶吃酒,我不會不答應的。”

“若不是喝茶吃酒呢?”任星羅停下腳步,他冷冷笑問,“你就不來了?”

“那倒不至于。”康王無端又發了火,秦晟卻仍神态自若,說,“對了,我若是下帖邀請殿下來秦府,殿下答應麽?”

任星羅頭也不回地走了,只扔下一句:

“喝茶吃酒可以,別的,我得思忖一陣。”

二人離去後,康王秦司隸同出王府同進酒樓的怪事就傳開了。先前京師傳聞秦司隸贈了康王一只花瓶暗諷東宮之事,康王大發雷霆,直指秦晟不過是糖做的小人;幾日後秦、任二人又親親密密、言笑晏晏地相約飲酒吃菜,更有傳聞說,秦晟還當場送了康王一只糖人。于是衆人嘩然,紛紛說道秦司隸膽大妄為,竟敢當面反諷康王才是真正的小人。又說康王可憐,被諷刺卻不自知。

第二天任星羅睡醒,尚不知京師流言洶洶。他起了床在院裏散步,入秋之後早晨十分寒涼,又起了風。任星羅躲在了廊下,使喚侍女去為他找一件狐皮大氅來禦寒。

侍女應承了一聲,又将大氅取來為任星羅披上。任星羅得了盔甲,跑去院裏池塘看他養的錦鯉是否凍死了,剛走到池塘邊,忽聽一陣腳步聲急匆匆地靠近。

他問侍女:“誰來了?”

侍女道:“黃管事采貨歸來了。”

太監黃良一路小跑,朝任星羅彎個腰,“殿下萬福。我今次出行……”

“聽說了什麽事?”任星羅最知道黃良廢話多的脾性,幹脆地打斷他。

黃良這才捏着嗓子笑說:“京師都在傳殿下與秦司隸面不和心也不和。據說酒樓門前的糕點店鋪生意都變熱鬧了不少,許多人因此事去買糖人,說不定以後會流傳成一種風尚呢……”

任星羅一頭霧水,“什麽?你仔細說來。”

黃良将采貨途中聽來的秦、任二人趣聞都說了個幹淨。

任星羅聽罷只覺啼笑皆非,将手中魚餌丢進池塘,拂袖離去,“天地良心!我讓秦府送糖人不過是一句氣話。他贈我糖人,也不過玩笑而已。”又想,秦晟有意與康王看起來交好,結果在外人看來卻是交惡,弄巧成拙。

“殿下仁善天真,說不定他真的在嘲諷您是個小人。”黃良急急追來,添油加醋道,“人心隔肚皮,殿下忘了從前的事情嗎,秦家的人哪有好相與的。”

任星羅擺手叫他住嘴,“行了,秦晟還沒那麽小心眼。”

黃良驚訝不已:“天吶,殿下,為何您總是為秦司隸開脫?我只是希望您離他遠一些,早知道他可是秦大司馬的兒子……”

這話是越矩了。

“放肆!”任星羅停在房門前,他冷笑着回頭:“與你何幹?是不是我打死幾個府裏的人,你們才肯消停?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做什麽把戲。”

黃良見喜怒不定的康王又發了火,一時惴惴不安,跪地求饒。任星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徑直進了裏屋。

任星羅的屋子不大,他特意挑的一間小卧室。床、桌椅、衣櫃、書桌與地毯,幾乎将這間屋子填滿了。他不喜歡又大又空的屋子,那樣空蕩蕩的地方會讓他從夢裏醒來時更茫然。

這個年代人們沒有很多娛樂,特別是夜幕降臨之後,一切靜得像躺在無人之境裏。初來乍到時他因此很不習慣,常常從太子東宮裏出去,到夜城玩耍。那一類紙醉金迷的場所,女人、男人、酒、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他也在那裏與別人鬧出來不少沖突,被彈劾幾次後就漸漸不再去了。

任星羅眼下并沒有排遣寂寞與煩惱的方法,只有躺在床上睡覺。

桌上的燭火燈不安地跳動着。

秦家與皇室相争,最激烈的一年是永安十年趙王募軍清君側反被殺死,秦氏大獲全勝,皇室元氣大傷。自那之後,雙方都屏氣凝神,面上交好,不再有大動作。

京中諸多傳言,來勢洶洶,想來也是有人正在煽風點火,看秦、任兩家的笑話。秦家膨脹到一定程度,有人忌憚、奉承,就有人厭惡。永安十年後朝廷看似平靜,實則危機暗湧,幾乎快要逼瘋了太子與他的家眷。任星羅承蒙年幼,常年躲在王府裏,但他日漸長大,又因秦晟的出現而重新被卷入風波了。

他的小心思與奪位之争相比,仿佛一只螞蟻般渺小。只不過皇室欲滅秦氏,與任星羅殺秦晟的目的是不矛盾的,他也許可以借着風浪推搡,把刀捅進秦晟胸口。但又因二人立場對立,反過來,秦晟要殺任星羅也是情理之中。

這是他經歷過的最危險的世界,甚至他也許會在任氏家族颠覆之前就死去了。

第二日任星羅睡醒,已是日曬三竿。太監黃良早已無昨日輕慢之态,面色恭敬,親自為康王端來了早膳。

“這黃豆蜜是我特地吩咐膳房照着酒樓的方子做的,殿下有所不知,這黃豆蜜在京師最近可是賣得最紅火的……”

任星羅睡眼惺忪,他嚼着黃豆,并沒有覺得與以往有何不同。他昨夜沒有睡好,隐約覺得有些胸悶,仿佛不是被人捅了一刀,而是被打了一拳。

他又問:“早朝也散了,今日有什麽大事嗎?”

黃良顯然是在等他問這句話,陰恻恻地低聲道:“禦史中丞李因海彈劾司隸校尉秦晟‘專橫恣肆,妄議東宮,亂朝廷之序’,請陛下治司隸之罪。”

任星羅聽了,竟不覺得意外。秦晟是否專橫,他不在朝政之中,并不清楚。但議論東宮必定是有的——想來秦晟私下與幕僚不知妄議了多少遍了,就是不知是怎麽個妄議。秦晟是皇帝親手提拔的官員,李因海此舉也是相當不畏權貴,令人敬畏。

任星羅又想,被彈劾的官員在皇帝表态之前,都必須暫且停職閑賦在家,我何不請他來,借機殺人?他便與黃良說:“去幫我寫個帖子,邀請秦司隸明日來王府吃茶。”

“殿下?秦大人剛被彈劾,您就請他入王府……莫非,外頭傳的是真的?”

“什麽真的?”

任星羅正在磨刀霍霍向秦晟,沉浸明日伺機行事的種種可能性之中,不察黃良表情怪異暧昧。

黃良說:“有好事者去問了酒樓外的糕點鋪子,那糖人師傅說,捏自己的糖人送人,不是送小孩子,就是送情人聊表心意,表示我甘願在你掌心之中。然康王年及弱冠,并不是稚齡幼童,所以,又有些人議論,原是秦司隸與康王有情……”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