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殺死太子(十一)

麻沸散的作用起得有些慢了,太子在劇痛中察覺胸膛被刀具切開的時候,意識尚且十分清晰。他甚至能聯想到這決然是太醫院某一位擅長處理外傷的醫師的手筆。大約在五六年前,他在京城獵場裏也受過類似的傷,只不過那年刺客□□射出去的長箭上沒有淬毒。

醫師的聲音是斷斷續續的,太子聽得不真切。

“臣無能為力……”

“劇毒……”

“陛下……”

伴随着喉嚨愈來愈嚴重的腫脹窒息感,皮膚被拉扯的觸感也漸漸模糊了,太子意識到,自己很快就要死去了。

在雙眼徹底閉合之前,太子眼中倒溯的最後一幕卻是他父親的影子。

是的,他臨死前回憶的是慶豐皇帝的影子。

就在約莫一個時辰之前,紫宸殿中太監侍女們一一點燃了精致镂空金器裏的蠟燭,這些燭燈來自西域,有市無價,它們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皇帝書臺後的牆壁上,做了壁燈的代替物。不久之後這些嶄新的壁燈拉扯出了皇帝醉酒搖晃的身影。太子與秦羲背過身去談那些時政事務時,皇帝就站在背對着他的太子與秦羲的身後,他的影子被映在了太子腳邊。

太子聽着秦羲報述西南饑荒近況,偶然與皇帝父親心有靈犀了一瞬,他瞥下眼,意外見到了腳邊的、他父親的影子。

一個扭曲的、高大的、舉着什麽尖利東西的影子。

像一個怪物。太子下意識地想。

就在他走神的這一刻,皇帝劈下了刀——朝着秦羲的脖子砍過去。

“陛下喝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不知何時聞訊趕來的烏雲吞沒了太陽,大風無雨無雷。想必史官會将它歸類在五行志中的異象一類,筆述為這次永平十九年,權臣大司馬秦羲紫宸殿行刺被捕、京師動亂的征兆。長長的宮道上,樹下燭燈已經滅了大半,偶爾幾個兢兢業業的燈火承擔起了照明的責任,令飛跑的馬匹不至于踩踏到地上橫躺的幾具血淋淋男屍。

原本應當在此時點燈的太監侍女已不知何處去了,從屍體上看,大約此處也經歷了一次血戰,強作鎮定的幸存者也不敢駐留在宮道上,以至于他們一行人幾乎看不清路了。

話雖如此,蔡洪卻并不慌張。他甚至還為迷茫的康王講述起了紫宸殿事件的始末。

“陛下飲了不少酒,下令召秦羲、秦晟與太子殿下入紫宸殿商議國事。”蔡洪說,“陛下不知為何又遣走了秦晟。陛下這些年常常……酒後糊塗,秦羲與太子都習慣了。因此殿中在讨論西南饑荒的,只有秦羲與太子二人。侍女太監們說陛下坐在椅子上休息。陛下又遣散了殿中宮女太監,有個侍女說看到皇帝困倦不已,好像是要打瞌睡了。

“再後來的事情是太子殿下說的。太子與秦羲都沒有注意到,皇帝藏了一把刀。醉酒的陛下從秦羲背後砍了下去。”

秦羲的慘叫令太子立即回了神。他循聲一看,原本坐在他右手邊,手捧西南刺史所寫的饑荒案的男人半肩鮮血,紫羅色官服被染成了古怪的紫黑色。他捂着被砍了一刀的肩膀,佝偻着背部,面目扭曲。那雙鷹鹫般的眼睛瞪住了皇帝,“你瘋了!”

屋外的太監不男不女的尖聲喊着:“陛下!殿下!秦大人!發生了什麽事?”他們砰砰地敲着門。太子見狀如夢初醒,他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喊:“快來人,秦羲行刺聖上了!”

門立刻開了,與此同時,滿身酒氣、猙獰嘶吼的皇帝又一刀砍了下去。滾燙的鮮血濺了太子一臉。

屋內亂成一團,侍女、太監恐懼地尖叫着。有人高喊着“護駕”。秦羲被砍偏了兩刀,抓起了白玉鎮紙石也朝皇帝砸了過去,兩人扭打成一團。

太子腦海裏嗡嗡作響,血液上湧,他哪裏見過這等場面,飛濺的血吓得他頭昏眼花幾乎要當場暈過去,好在太子忍住了,勉強扶着桌子邊強作鎮定地指揮着侍衛:“秦羲要殺陛下!護駕!”侍衛之一忙擋在他身旁,将他扶到另一邊。

門再次被撞開,幾個士兵手持□□站在臺階上,其中一個瞄準的是混亂中被攙扶着離開的太子。

後來禁軍是如何趕到的,太子也不清楚了。似乎是新任的副将蔡洪闖殿拿下了秦羲,叛亂的□□手被亂劍殺死,皇帝歇斯底裏地喊太醫救太子……

蔡洪說:“我走之前,陛下下令封閉消息、逮捕秦氏一族,姻親連坐。”

馬停了腳步,雨卻來了。瓢潑的雨點落在靜止的紫宸殿上,落在漆黑的盔甲血跡上,落在任星羅陰郁的眼裏。烏黑墨色的雲層裏滾出一道銀龍般的閃電,剎那間将照亮了下馬的任星羅慘白的臉,他臉上幾乎沒有一絲血色。蔡洪看在眼中,扶住他的手臂,低聲道:“紫宸殿內是安全的,殿下不必擔憂。”

任星羅扯了一下嘴角,想笑,“是嗎?”

整個紫宸殿被重重士兵圍住,蔡洪數人朝紫宸殿走去,立刻有人跑來喝住:“可是蔡副将與康王殿下?”

蔡洪應諾。來人是個身材高大的軍官。他一手提劍,一手捏着一盞昏暗的玻璃油燈。他将燈舉到二人臉前,警惕的雙眼仔細地打量着任星羅半晌,才略微露出松了一口氣的神情,“殿下無事便好,聖上已等候多時。”

說罷他立刻領着蔡洪與任星羅朝紫宸殿內走去,一排排士兵無聲地讓開了一條窄道。

“太子傷勢如何?”任星羅忍不住問,“燕京秦家現在又怎樣了?”

軍官面色沉痛,“殿下……太子傷重不治,剛剛薨了!”

“什麽?”

任星羅愣住了,驟然提高的聲調洩露了他內心的驚懼。

太子死了!他怎麽會死了呢?

他若是做皇帝,一定是個仁君……

“殿下節哀。”蔡洪說。

任星羅搖了搖頭。他眼前陣陣發黑,扶着蔡洪的手臂哆嗦着跨過臺階。門被推開了,太監尖聲道:“康王殿下來了。”灰暗的室內,搖晃的燭影一閃而過,端坐在屏風之後一身黼黻玄衣的皇帝擡起頭。他面色蒼白,雙目清明毫無醉态,不過只有幾分疲憊罷了。

“你來了。太子死了,是你的幸運。”

皇帝說着,語氣平靜。

他哪裏像個醉漢呢?

任星羅跪了下去,這個動作抽空了他所有力氣,眼前一陣天旋地轉。倒下前他模糊地想到皇帝只有兩個兒子……不,準确來說只有一個了。太子去世了,皇帝必定要發瘋。

轟隆沉悶的雷聲從遠方傳來,蓋住了蔡洪驚恐的呼喊。

永平十九年十一月,大司馬秦羲行刺皇帝,未果伏誅;太子星治重傷,薨,追為獻懷太子;程妃吞金自盡;康王星羅一病不起。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皇帝收回了部分軍權,第一件事就是出兵鎮壓蔚、應州秦昊、秦明的反叛軍隊,一時十六州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被關押的京城秦氏一族被處斬,除了一個人。

秦晟被軟禁在了監獄中,未得處罰。

皇帝說:“秦晟有功。”

秦晟有什麽功勞呢?他是反水了父親秦羲,還是與皇帝裏應外合了?皇帝說他是有功的,誰也不敢說不是,再多嘴的人也不敢在這種關頭頂撞他。

可是如果秦晟真的無罪,為何皇帝又不肯将他釋放出來呢?

“因為他既是皇帝的兒子,又是秦羲的兒子啊。皇帝害怕秦晟認不清自己是誰。”

任星羅端着藥碗,冷笑說:“不可言說的宮廷秘聞,呵。”

“殿下!”黃良尖叫了起來,“殿下,隔牆有耳!”

他驚恐不已,手裏的托盤都摔到了地上。黃良在床榻邊上跪了下來,不住地磕頭,“殿下,從前的事情何必再提,眼下您可是岌岌可危了,少說兩句吧……”

任星羅疲憊地說,“我知道。”

他不過說了幾句話,腦殼又疼了起來。他按了按太陽穴,身體又酸軟地沉進了被子裏。時輕時重的耳鳴聲裏,黃良絮叨的念詞他也聽不見了。眼皮沉重地蓋上,無邊無際的黑暗又将他的意識攪亂了。

康王的确病得快死了,睡着的時間遠比醒着的多。

太醫院又一次束手無策。前陣子皇帝殺了一批太醫,誰也不知是為他哪個兒子出氣。

蔚、應兩州傳來捷報後,皇帝大喜,重賞了打敗叛軍的軍隊。當日皇帝親自到了康王府探望病中的康王,無人不說皇帝父子情深。

任星羅已有許久不見皇帝了。令他意外的是,皇帝不見意氣風發,反而是頭發白了,面容蒼老了十幾年,仿佛有什麽東西拖垮了他似的。

他說:“若是星治還在就好了。”

任星羅心下了然,皇帝仍然沉浸在喪子之痛的陰霾裏。

太子是個好哥哥,誰也挑不出錯來的儲君……可惜天不假年。

他本是躺着,聽了這句才勉強坐了起來。任星羅重重地咳了幾聲,喉嚨的痛癢令他的聲音變得粗糙沙啞,倒是和皇帝的嗓子有幾分相似了。

“陛下節哀。”他艱難道。

“你倆倒是有幾分兄弟情。他私下和朕提了好幾回,要善待你。”

“可你要殺我。”

“朕可沒說過這話。”

“我死前想見秦晟一面,”任星羅只當皇帝正在胡扯,“你怎麽還關着秦晟?你可別殺了他。”

皇帝聽了這話,不禁真心實意地笑了,“他也求我別殺了你。我的兩個好兒子!如此心慈手軟,以後怎麽當皇帝呢?”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