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太子千秋,宴諸王百官于毓慶宮。
太子星治是今上長子,皇後所生。他經年體弱,人盡皆知。今日太子三十二歲壽辰,先是去了奉先殿致祭,又到皇帝跟前行禮,再回毓慶宮受賀,如此一趟下來,已是倦了。太子正值壯年,面上卻已有病衰之态,在宴席之上強打精神,一邊舉杯賜酒、一邊聽群臣恭維致辭。
同樣倦了的還有康王星羅,他是諸王之中與太子最親近的一位,太子唯一的兄弟。任星羅也不可避免地随着衆人早早起床,在惇本殿對太子二跪六叩,一同祝賀太子千秋之喜。以至于午後宴席裏一歇下來,他眼皮子就累得直打架。
侍女陸續地向桌上擺了馬肉飯、蛋羹、玉板鲊豝等吃食,但任星羅只喝了幾盅酒提神。
他幾年前被彈劾無禮失态,漸漸自覺喝酒誤事,這些年便喝得格外少。不過宮中宴席擺的酒水昆侖觞倒不那麽烈,多喝了幾盅也不至于醉,他就當茶水喝了。
座上諸位堂兄弟談論起來秦大司馬之子秦晟受封司隸校尉的事兒。一位說道:“現朝廷中又是多了炙手可熱的一位年輕秦公子。”他剛說完,瞥見任星羅一雙眼正無神地凝望着他,臉一下子紅了,又說:“我不是故意的。”
任星羅什麽也沒有說,他半阖着眼,臉上顯出一種冷冰冰的的病态美來,他惹來了不少矚目,只不過這時候三三兩兩的目光停在他身上,不為驚豔,只是為了看笑話。衆所周知,他與秦家的子侄先後當衆鬧過幾次不快,幾乎水火不容。現下桌上堂兄弟當着他面奉承秦晟,委實不妥。
實則任星羅心眼沒有那麽小,他的神态就仿佛沒有聽見似的——事實也是如此,他壓根沒把這話放心上,但別人以為他已經惱了——瞧康王氣得面若冰霜的樣子!
任星羅不知想到什麽,颦眉了一瞬。又問他堂弟:“秦五公子今日赴宴了嗎?”
太子千秋宴請百官,秦晟自然在受邀列中,只他來不來就是另外一回事。像他父親秦大司馬也受了邀請,但他必定是忙于政事,無暇參與東宮壽宴的。
“來了。”堂弟瞥了他一眼,低聲道,“坐在左邊。”
任星羅聞言扭頭看了一眼,見遠處席上秦晟正與人談笑風生,又遺憾地收回了視線。
秦、任二人這一世還未正式相會——見是見過了的,二人各為權臣之子、皇帝之子,昔年幼時在京師各大宴會裏打過招呼、行過禮,但也僅此而已。秦晟入朝後成了個外官,一年到頭幾乎不在京裏,任星羅想見他都難。
前些日子他入京卸了職,皇帝封了他司隸校尉,掌管監察京師王公百官之職,二人的距離一下子近了。
“我以為他也不來了。”任星羅感嘆道。
任星羅這話一說,旁人只以為他譏諷有秦家人不赴宮宴。很快“康王諷秦氏”的對話又被添油加醋,插上翅膀飛進了宴席中部分人的耳朵裏。
任星羅是渾然不覺他一句話又掀起了什麽風波的。此時酒過半巡,殿中繡襦抹額的紅衣舞女隊又跳起霓裳舞,衆人看得入神,忽聽殿門前一陣嘈雜,任星羅放下酒盅,側耳一聽,原是有人唱道“皇後至”。只見殿門前一位鳳冠朱衣女子款款而來。殿內諸王百官皆是意外之極,連忙起身拜伏,三呼千歲。
任星羅低着頭,見皇後鳳屐停在殿中,面向主座太子。太子忙道:“母後……”他話未說全,皇後漠然打斷道:“不必多禮,起罷。”衆人起身,內外肅靜,皇後又說:“早晨太子來拜,我未起身。但今日是太子壽辰,我必定是要來賀喜的。”說罷又令身邊女官贈賀禮。太子誠惶誠恐地拜謝母後。皇後又道:“也不擾你們喝酒了。”她笑了一聲,帶諸女官侍女魚貫而出。
皇後一走,殿內不少人都心有餘悸。舞女們接着伴奏樂曲起舞,大多人都無再欣賞之心情了。殿內前座的東宮內屬官員不覺痕跡地瞥了主座太子臉色,又去看座席上的康王任星羅,見二人都面如土色,自己亦是神色戚戚。
皇後無禮、越距、跋扈,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現今皇帝式微,秦氏崛起。秦姓的女人自然在宮廷裏不立自威。皇後越高傲,越發襯得太子康王等人渺小。
皇後秦氏的姿态,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昔年女皇任夢的嚣張。但秦氏同胞兄弟侄兒衆多,想來皇後做不成女皇,至多是做一位公主。這前提是她哥哥大司馬秦羲能成事。
又過了一個時辰,太子起身與幾位年長的王公一同離席。衆人皆拜別太子,千秋宴席便這樣被皇後來訪攪散了。諸王百官都各自陸續悻悻離場,任星羅跟在人群中,與相熟的堂弟、叔伯告別,再去尋秦晟,已是不見他的蹤影。
散宴時已是戌時,天色昏暗,像被潑了墨水。毓慶宮內外太監宮女點起了各處琉璃燈。任星羅找不着秦晟,他又累又倦,打發了跟來淑清宮的康王府太監去同太子禀告,自己便往東宮內別殿走去。他這廂在東宮裏逛着,甚至無需侍女引路,因為他對東宮比在康王府還要熟悉。沿途宮女侍衛見了他亦不驚奇,只紛紛行禮。
只因康王未封王別府之前,常常被長兄太子帶在身邊,自年幼便出入東宮。昔年太子仁厚,不忍幼弟長于婦人之手,他又膝下無子,便将弟弟養在身邊,任星羅也因此常住在東宮。說來實則皇子封王別府之前有自己的居所,住在東宮不合禮法,但太子執意如此,皇帝不問瑣事,皇後亦無異議,這事就這麽定了,可見皇室內部上行下效。直到康王長大,他才搬了出去。
太監黃良尋到他,稱太子同意他今夜睡在別殿之中,又說明日再去太子殿中一敘雲雲。任星羅聽了,便讓太監随意找了一間空房間,在凳子上坐下。黃良又差遣了東宮的侍女換被褥,任星羅一時半會睡不成,将太監侍女扔下,自個提了一盞琉璃燈走了出去。
任星羅大約有一年半載未來東宮小住,與別殿闊別多日,發覺了多處有改建的樣子。如有座亭子拆了,填了一口湖,屋子外牆都新塗了朱漆等等,任星羅貼着牆邊,還能隐約嗅見漆味。他越往別殿裏行走,燈光越暗。侍女太監們大概是偷懶,沒有将別殿琉璃燈都點上。
此時已近秋分,天氣轉涼,巷中兩旁的磚牆摸起來格外陰涼。
任星羅的心也被這秋分吹得冷了,別殿的巷子,充斥着童年時他與堂兄們一齊捉迷藏的記憶。他想着,總角之年,言笑晏晏。如今這些過往與堂兄們一齊躺進了黃土裏,早已物是人非了。
他戚戚然地從巷子裏走出來,借着遠處的燈光光亮原路返回,卻突然聽見了牆內有談話聲響,他鬼使神差地停住了腳步。
“秦氏跋扈……皇帝……太子……不可……”任星羅隐隐約約地聽清了幾個詞,不禁大驚失色,但他又疑惑地想,這別殿裏無人居住,會是何人在東宮鬥膽談論秦氏?
任星羅放輕了腳步,蹑手蹑腳地走到了外牆窗下,這才聽清了一個男人的聲音:“若你我不反抗,不過是趙王父子下場!”
另一個女人說:“可是……縱然是太子,也無能為力!父親為何如此決絕?”
男人說:“形勢有變,再等下去,不過是一個死字……”
任星羅冷靜地聽着,只覺男人聲線陌生,女人的聲音卻很是耳熟。
是誰呢?
他突然悚然一驚——是太子妃錢氏!
他這一吓,竟然是将手裏攥着的琉璃燈脫了手,他連忙去抓,卻是來不及了。那燈哐當摔在腳下石板路上,又發出了一聲清脆的玻璃破碎聲。霎時牆內男女皆靜了下來!任星羅無意撞破了錢氏密謀,不敢停留,登時決定棄燈而去。他現下沒了照明物,在黑燈瞎火的巷子裏撒腿狂奔,像只無頭蒼蠅。他逃了兩條巷子,心中慌亂,一時竟然忘了刻在記憶裏東宮別殿的路線圖。他無暇思考,一眼瞥見了遠處琉璃燈火明明暗暗,心道往外走總是錯不了的,便化作一只飛蛾撲火而去。
他這廂跑着,巷子裏又漸漸有了嘈雜聲,似乎是有了幾個人出來尋他這個不速之客。聽這些人的腳步聲響,大約都是男人侍衛,而非侍女。任星羅不願被抓,雖說他的身份被太子妃的人抓住了,也不至于滅口或是如何,但任星羅委實不願趟渾水——他的堂兄們已經被殺了,他不想做第二個趙王世子。
任星羅只覺腳步越來越近。只好又放輕步伐走動起來,他摸索到一扇門前,手忙腳亂地想要推開門,突然間這扇門竟是向裏打開了!
任星羅霎時一驚,只見門內伫立着一個錦袍金帶的高挑人影。他還未看清門中何許人也,此人已經将他拽了進門——然後門又立即被他關上。
所有的嘈雜聲與燈光都關在門外,任星羅什麽也看不見。他屏氣凝神,乖順無言地被這陌生人攥着手腕,二人一齊踱步進了屋子左側,任星羅仔細地數着自己的步伐——十二步,他們沒有在屋內走很遠。這人又停了下來,倏忽一只手捂住了任星羅的嘴,另一只手則将他環胸抱住。任星羅後背貼着他的胸膛,這個姿勢令他很不舒服。他正在心說“我不會喊出聲的”,用手去掰陌生的手。但這位陌生人雙手仿佛烙鐵一般堅固有力,怎麽也不願松開。
這人半提着任星羅挪步到牆邊內窗下,五彩的琉璃窗隐約透進了一點月光。任星羅借着這束光,模糊地看清了來人衣着,他霎時變了臉色。
此人竟然是穿着官衣紫羅服——他必定是今日受邀入東宮赴宴的官員!心驚之餘,任星羅又遺憾自己這個被禁锢的姿勢裏視線範圍實在有限,無法再側身看清他衣裳是何花紋,以辨此人官階。當然,他冷冰冰地尋思着怎麽查到救命之人的底細,目的自然不是為了答謝。
此人身為朝廷命官卻躲在東宮別殿之中,在康王撞破太子妃密謀之後出手搭救。怎麽看,他都比任星羅更加可疑。
窗外忽地有了腳步聲,又有兩個男人對話了起來:
“今日別殿有誰入殿了?”
“康王……”
“太子允了他入殿?這事怎麽無人說起!”
“誰知道,這康王可算是長在東宮……”
……
兩人邊說便走,談話與腳步聲漸漸遠了。
不知過了多久,四周完全靜了下來。身後的人又挾着他往回走了十二步。他松了禁锢任星羅的一只手,将門打開。任星羅背對着他,見遠處燈火又入了門,他立即想到要回頭看他的臉。但這人顯然不願,強硬地将他的身子轉回去,飛快地在他耳邊低語一句:“出了門左走,到交叉口右轉就是別殿庭院”。
他聲音很低,清冽宛若琴聲。總會令只聞其聲的人遐想,他是否聲如其人?任星羅聽過這個聲音,也見過他這個人——霎時他渾身一震,脫口而出:“秦晟?!”
任星羅猛地回了頭。
月光下少年秦晟清隽俊麗,容顏未改。仿佛置身夢中,任星羅有一瞬的怔愣,又立即警惕地回了神。
見任星羅不安分地一言點破了他的身份,秦晟狹長的眼睛裏頓時燃起火苗般跳躍的笑意,他說:“你想把金吾衛都引來嗎?”
任星羅被他推了一把,卻仍伫立原地,他心情十分複雜,但此時又不是追根刨底的時機。
不久後他按着秦晟給的路線摸回了別殿住所,恰好太監黃良正惶惶地在門口打轉。任星羅若無其事地問他:“你怎麽跟個蒼蠅似的轉着?”
黃良道:“我這一眨眼,您怎麽就不見了——唉,您的臉怎麽了!”
“我去院裏散步罷了,臉?”
任星羅手邊沒有鏡子,自是不知他左邊臉頰上赫然烙着幾個淺紅的指印。
“殿下這是被打啦?誰打了您?不對,這個巴掌印怎麽是橫着的……”
“你眼花了!誰敢打我?”任星羅不耐煩地打斷他,又吩咐道,“若是有人來找我,就說我睡下了。”
任星羅說罷進屋瞧了鏡子裏自己的臉,這才知道是怎麽回事。他也不在意,又吹滅了燈。任星羅剛剛脫衣躺下,屋外便不出意料地來了人。
聽着聲音,他猜測來者是太子宮中的太監文安,他問了黃良幾句,說“別殿裏進了賊,不知是否擾了康王”。黃良說無事,康王已經睡下。文安才道太子挂念康王,要康王明早去見他。
任星羅躺在被褥裏,心道別殿喧嘩異樣太子是知道了,所以才派遣了文安過來探問康王。文安這種人精必定會察覺屋外琉璃燈少了一盞,正好能巷子裏與碎掉的燈對上。只是文安與太子未必知道太子妃在謀劃些什麽——聽剛剛的談話,錢氏家族有異動,但似乎與太子無關。
這一切和秦晟有何關系?深夜東宮中,他為何躲在那裏?
他睡不着了,事實上,一想到今晚秦晟眼裏似有若無的笑意的背後實為無情的殺機、陰謀與不可告人的秘密,光是這一點就足以令任星羅心神不寧、輾轉反側到半夜三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