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冷眼江湖

二人就這樣一路往西,杜桓倒是有點明白藺小砧為什麽要去找那個虛無缥缈的夢境了。因為從前的江湖歲月裏,藺小砧太累了。

一路上,藺小砧已經不是杜桓初遇的那個藺小砧了,藺小砧說說笑笑,散漫随意,二人也就走走停停,看風景,說閑話,吃東西。一天很短,腳下的江湖路就顯得很長了。這樣的江湖路還是走不完的好。杜桓想。

藺小砧常常會回想起那些死在他劍下的人。藺小砧說,因為恐懼才殺人,殺了人就更恐懼。藺小砧說,江湖上還有兩個人,記挂着自己,如果不是這兩個人,自己就可以和這個江湖越走越遠,一直和杜桓走到自己的那個夢中去。只是,因為這兩個人,只怕又會和這個自己已經厭倦的江湖越走越近。

杜桓沒有問是哪兩個人,但他猜得到。杜桓只是更加相信,藺小砧逃避這個身不由己的江湖,唯一的辦法就是逃到她的夢中,因為藺小砧覺得自己就是從那個夢中來的。

杜桓想起了那天陳坐城說的最後一句話。杜桓說,我看你真的該去看大夫了。藺小砧說,走吧,一天就是廢話多。

藺小砧曾經對杜桓說過,這個江湖,你擔心什麽,就來什麽。果然,這天就有人跟蹤藺小砧和杜桓,跟到晚上,那人悄悄敲開藺小砧的房門,呈上一封唐三公子手書的信,那信的內容是要藺小砧在斷水橋和唐三公子一見,說是近來江湖幾起神秘的暗殺事件頗為蹊跷,要藺小砧幫忙處理一下。

信中還再三說,本不想打擾藺小砧的逍遙江湖游,不過事關重大。也委婉說道,以藺小砧之武功膽識,本應出來為江湖做事。

藺小砧都沒有考慮,當即回書一封,說自己從前想稱霸江湖,只是因為自小在竹西寺長大,耳濡目染,以為人在江湖就要稱霸蜀山才有意思,幸好遇見杜桓,又遇見唐三公子,這兩個人讓她明白江湖本無霸主的道理。不過,自己當日要稱霸是為一己之欲,今日不管江湖之事,也是因為一己之私。總之,藺小砧說,自己既不想為害江湖,也不想為江湖謀利。現在只想做自己的事。藺小砧說的是實話。最後藺小砧說,自己也很想和唐三公子一聚,笑言當日江湖聯手之情景,笑看今日江湖之風清月白,只是如果是談江湖正事,那就不見也罷,只等日後有緣偶遇,再敘說舊日往事。

那人把信帶走了,卻留下了藺小砧的擔憂。藺小砧也知道,半月以來,難得寧靜的江湖又起波瀾,而自己一直都是蜀山江湖漩渦中心的人物,只怕這次還是會被牽連進去,或者說,這暗殺的最後目标,就是唐三公子和自己,當日中蜀山的帶頭人。藺小砧當然會想起一個人的名字。

信使走後,藺小砧還不想睡,把杜桓叫起來。

藺小砧說;“屈還山。”

杜桓說:“他終于出現了?”

“不知道。”藺小砧嘆口氣,“遲早的事,他手下還有那許多死士,以屈還山的野心,豈肯就這樣認輸?”

這個客棧的江湖夜很靜,藺小砧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我欲轉身,怎奈江湖還在這裏,怎麽轉?轉過來是江湖,轉過去,面對的還是江湖。就是逃進青衣城,也是一個江湖。這次的連環暗殺,只求不要身在其中,做一個冷眼旁觀的人就好。”

“怎麽冷眼旁觀呢?”

“暗殺者在暗處,我就在更黑暗的地方。這就叫冷眼旁觀。”

杜桓看了一眼窗外,“好黑的夜。”

二人拉拉雜雜的說些閑話後,各自睡了。

第二天,還是向西。路上藺小砧第一次主動和江湖人聯絡了,兩天後,就有人送來了一摞厚厚的卷宗。自此,藺小砧和杜桓也不住客棧,卻是住在早有人安排好的民宅裏。那些房屋多是簡陋的,但比客棧安靜幹淨。杜桓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對藺小砧說:“你都說不管江湖事了,現在又弄這一堆連環暗殺的卷宗來看?”

藺小砧說:“這就是冷眼旁觀了。”

杜桓恍然大悟:“對了,正是如此,現在你就是一個讀故事的人。”

“就怕這個故事中,我遲早還是要出場。”藺小砧長嘆一聲。杜桓覺得像藺小砧這樣的女子,只宜短噓,不宜長嘆。

這個字是什麽字?藺小砧看着案卷,問杜桓。杜桓很高興,藺小砧還是有要請教自己的地方。杜桓一看,自己也不認識,杜桓說,是個別字。藺小砧別了杜桓一眼。從這天晚上開始,杜桓也看這厚厚的卷宗了。每一份卷宗封皮上都有七星圓點标記,雖然蜀山歸一,中蜀山也不複存在了。但藺小砧當日設計的中蜀山标記已經成為蜀山江湖文書的通用官方标識了。

藺小砧和杜桓看了幾天卷宗,這幾天就住在一處湖邊的別墅裏。夜裏總會有唐三公子那邊的人來,帶來新的線索和推測,同時希望聽取藺小砧的意見。

藺小砧總是對來人說:“我想到的,你們也想到了。”

來的人也總會對藺小砧說:“還是請藺姑娘和杜公子回風滿樓,商議事情也方便些。”

藺小砧搖頭。

搖頭後,藺小砧又看卷宗。藺小砧對杜桓說:“半個月,東西南北不同地方,七次暗殺,七次都得手,死了七個人。其中六個是高手。而兇手無影無蹤,連一點線索都沒有。對方布的局确實很大,看起來,是針對整個蜀山江湖無疑。必定是當日東西蜀山那些還想稱霸江湖的人幹的,幕後的人自然是屈還山。”

杜桓點頭。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