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意呆利入坑2
早在34年12月,意大利與埃塞俄比亞兩國軍隊在厄立特裏亞邊境地區發生沖突,造成數百人傷亡。
同為歐洲強國的法國和英國并不支持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亞動武。甚至在國際聯盟大會上,各主權國家以50比1通過一項決議,要對意大利采取集體措施。
墨索裏尼則發表明确聲明:意大利将以紀律、節約和犧牲來對付制裁。雖然沒有明說要以戰争來對付制裁,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因為修改了凡爾賽條約,德國開始大搞軍備,擴充軍隊,英國認為德國将是英國潛在的、危險的競争對手。而對實力遜于德國的意大利,英國則認為意大利還構不成對自己的致命威脅。加上意大利與德國的步調并不一致,英國認為墨索裏尼要比雅尼克“好那麽一點點”。
法國和意大利有矛盾,但為了抗衡德國,法國只能選擇與意大利“冰釋前嫌”。
35年1月,法國外長賴伐爾訪問意大利,作了很多讓步。其中就包括法國坐視意大利占領埃塞。賴伐爾谄媚地告訴墨索裏尼:埃塞俄比亞這件禮物,您還滿意嗎?
法國偷偷摸摸地與意大利搞桌下交易,惹惱了英國。英國說法國的吃相太難看,就不能顧忌下輿論?
賴伐爾訪問羅馬的4個月後,英國國聯事務大臣艾登也來到羅馬。英國給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亞各帶來一份禮物。意大利得到的是埃塞俄比亞南部一些地區,而埃塞俄比亞則得到意屬索馬裏的港口澤拉,以解決埃塞俄比亞沒有出海口的問題。英國兩邊不得罪,激怒了意大利和法國。法國大罵英國不地道,意大利說我憑自己就能吞并埃塞俄比亞這只肥雞,還稀罕你扔的這根雞翅?
英國、法國繞來繞去,都在犧牲埃塞俄比亞的利益,不過多與少而已。墨索裏尼在英、法表态之前,對埃塞俄比亞下手時還有些猶豫。英、法對自己妥協,讓墨索裏尼開始放開膽侵略埃塞俄比亞。墨索裏尼還到處吹噓意大利像要雄獅那樣征服綿羊一般的埃塞俄比亞。最終在10月3日,下令意屬索馬裏、厄立特裏亞的意軍兩面夾擊埃塞俄比亞。
英、法對意大利的綏靖好戲,這才剛剛開始。
英、法在國聯會議上假惺惺地痛斥意大利的侵略行徑,然後宣稱要聯合各國,對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亞實行武器禁運。
負責制定制裁方案的國盟委員會,把可能引起意大利對國盟成員發動戰争的一切隐患統統都排除掉:一個個洋洋大觀的禁運項目草拟出來。
向意大利運送鋁礦是絕對禁止的,可是鋁礦是意大利礦産中唯一産量超過自己需求量的金屬礦;因為意大利的冶金工業只能消化少量廢鐵和鐵礦,于是禁止向意大利運送鐵礦和廢鐵,而鋼板和生鐵則并不受限制;維持對埃塞俄比亞作戰所必須的石油源源不斷的運進意大利,因為大家明白,如果禁運石油,則意味着戰争。
這簡直就是在坑埃塞俄比亞,作為當時非洲罕見的非殖民地國,埃塞俄比亞東北角是意大利控制的厄立特裏亞,以及法屬吉布提,再往東就是英屬索馬裏(後世索馬裏西北角),東南方面是意屬索馬裏。而埃塞俄比亞西面,全是英國殖民地(蘇丹、烏幹達、肯尼亞)。
這種情勢下就算埃塞俄比亞富得流油,受限于所謂的武器禁運,有錢都沒地方買去。這樣的禁運,其實就是英、法給意大利的神助攻。畢竟意大利武器本就比埃塞俄比亞先進,而且意大利可從非國聯成員的德國、美國購買。
10月意軍發動近20萬人對埃塞俄比亞發動戰争。裝備相當豪華:飛機126架、坦克112輛、新式火炮586門、機槍4200挺、汽車3700輛、騾馬和駱駝35000匹。
看似這場戰争意大利穩操勝券,可是!
可是!
又沒打過!
意軍多次被擊敗!換了指揮官依然打敗仗。
墨索裏尼甚至面臨下臺危險,于是違反《日內瓦公約》授意意軍在戰場上使用毒氣彈。雖然雅尼克偷偷往埃寒俄比亞運送防毒面具,可惜因為時間和路線的關系,運過的防毒面具數量也就夠幾個師裝備的而已。
因此埃軍依舊節節敗退,意大利軍以毒氣攻擊為先導,“連戰連勝”。
這時,英國和法國還幹了一件缺德事。12月,英、法在埃塞毫無知情的情況下,簽訂《霍爾(英國外交大臣)賴伐爾協定》。該協定私下把埃塞南部16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交給意大利“富有成效的管理”,又縱容意大利侵占埃塞毗鄰意屬索馬裏、厄立特裏亞的近16萬平方公裏的地盤。
這件事除了英、法,只有意大利知情。在英、法縱容下,意大利加緊了對埃塞的侵略,并在1936年吞并埃塞。由于英、法縱容德國占領蘇臺德地區在後,縱容意大利占領埃塞在前。可以說,《霍爾賴伐爾協定》是《慕尼黑協定》的演練。
這裏有個趣事,雖然雅尼克援助埃塞俄比亞純粹是為了惡心一下墨索裏尼,可在原時空的埃塞俄比亞戰争中,德國人竟然也給意大利人挖坑,偷偷援助埃塞俄比亞,讓意大利吃了不小的苦頭。
這是因為34年德國準備吞并奧地利的時候意大利堅定的站在奧地利的一邊(那時候德意還不是盟友關系),甚至在邊境集結重兵,向德國施加壓力,使德國第一次吞并計劃破産。
意大利人給德國人拆臺,德國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在次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行動中,德國人偷偷向埃塞俄比亞運送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3架飛機、60多門大炮、1萬支毛瑟步槍和1000萬發子彈等。
就這樣,經過七個月的艱苦戰争,付出了陣亡1萬人,負傷4.4萬人的代價後意大利軍隊終于在36年5月占領了埃塞俄比亞。
這結果讓非常看好意大利實力的德國軍方高層大跌眼鏡,也對殿下的遠見越發嘆服。
雅尼克則沒怎麽把這場戰争放在心上,要不然從幾年前開始布局,意呆利非得在此栽個大跟頭不可。不過他趁着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使用毒氣,被國際輿論譴責的檔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奧地利,使之成為德意志的東方省。
對此,英、法、美僅僅口頭譴責了幾句後便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并,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而被埃塞俄比亞的戰争泥潭弄的焦頭爛額的墨索裏尼也只能幹瞪眼,根本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