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其人在後世的三國史料中很少有記載,不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卻是所有提及,言王越其人“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身”。
魏主曹丕在《典論·自敘》中也曾提到過王越,說他是史阿的師傅,一身劍術十分了得。
王越在正史中之所以聲名不顯,只因為他是平民出身,終生不得出仕,又沒有機會從軍為将,自然難入那些靠賣弄筆頭吃飯的酸腐文人的法眼。
熟悉三國正史和野史的劉和可不覺得王越此人簡單,當他聽到來人是燕山大劍客王越時,心頭立即湧上一股驚喜,覺得這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抱枕。
經過幾天來的接觸,劉和知道田疇和鮮于銀兩人絕對忠于劉虞,對于自己這位大公子也是言聽計從,可這兩人在謀略和武藝方面都算不得超絕之輩,今後留在身邊做個心腹肯定勝任,但指望他們今後坐鎮一方、獨當一面,卻有些勉強。
劉和是個文弱書生,一副小身板絕對經不起別人的折騰,所以他迫切需要近身搏鬥厲害的人來保護自己。
如果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就算劉和腦袋裏面裝着兩千年後的文明知識,擁有對三國亂世發展軌跡的未蔔先知,可若是不等他發揮出來之前,人已經挂掉了,這樣的絕對優勢又有什麽價值?
王越乃當世大俠,十八歲便匹馬入賀蘭山,只身取羌族首領的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三十歲周游各州,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他力大無窮,豪氣蓋世,連呂布都不是對手。
此人熱心出仕,最後在洛陽開武館謀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和大臣們的周圍,希望讨個一官半職,但因為皇權的沒落,加之漢末門閥觀念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他,終生不得入仕,後不知所終。
劉和覺得像王越這樣的人,就是上天為自己量身訂做的超級打手!
連呂布都不是對手的牛人,該有多猛?
狠狠擦了一把差點就要流出來的口水,劉和三步并作兩步,幾乎是跑到了王越的面前,然後一把扶起彎腰行禮的王越,口中說道:“難得王大俠一片忠君體國之心,及時趕來營救于我,日後小子定要替你向聖上和司徒大人表功!”
王越見這劉和并沒有對自己擺出世家子弟慣常的傲慢态度,而且還說要在皇帝和王司徒面前替自己表功,心中一陣欣喜。
“公子,那群前來行兇的二十個歹人,已經被我和您的兩個随從一起屠滅,這山林之中露氣濕重,久待不得,還請速速回村。”
王越熱情地說道,也等于是進一步向劉和表功。
劉和點頭,擺出一副波瀾不驚的架勢,說道:“嗯,既然王大俠出手,莫說是來了二十名強人,就算是再來二十人,也決計傷不到我分毫。走,咱們這就回村!”
回村的路上,王越告訴劉和,自己是受了司徒王允的囑托,特意從長安追上來保護他們,恰好發現有一隊人馬暗中尾随着劉和三人,王越便在夜裏潛入這些人的營地內進行刺探,結果得知他們竟然是李傕部下,于是準備出手。
王越本以為單憑劉和身邊兩個随從無法應付圍村的十數人,而且也在暗中做好了援救的準備,結果卻發現田疇和鮮于銀竟然十分生猛,憑着狠辣果決的手段和沉穩機智的心思,硬是将來人給殺退。
為了防止逃出村的那十人回去向李傕報訊,王越終于出現,殺人滅口,然後就是被田疇發現。
劉和聽完這些之後,心中十分驚駭,實在想不通自己跟那李傕有什麽深仇大恨,竟然招致對方要對自己痛下死手。同時,劉和也很好奇王允為何要囑托王越從長安跟出來保護自己。
對于李傕此人,劉和自然是知道的。作為董卓手下将領,李傕和郭汜在董卓死後可沒少把關中百姓禍害,等到李傕和郭汜死後,原本人煙稠密的三秦大地上,已經哀鴻遍野!
既然李傕要害自己,不管是什麽原因,劉和在心中已經給他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日後若有機會,一定要親手宰了這個禍害!
拂曉時分,劉和與那老漢在王越的保護下安全回村。
見到田疇、史阿等人之後,劉和又不吝言語地好好誇贊了一番。
能夠得到劉和的贊賞和表揚,幾人便覺得一晚上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劉和開口問田疇:“村中可有百姓遇害?”
田疇回答說:“已經四處詢問過,村中沒有無辜百姓受害。”
劉和點頭,又問:“被殺的那些人屍體是如何處理的?”
田疇回答說:“被我和明輝殺掉的五人,全都被大火燒成了焦炭,如今還在牆根廢墟之下堆放着;被王大俠師徒三人處置掉的十五人,他們的屍體如今還堆放在村外一處荒溝之中。”
劉和略作沉吟,轉頭對回村之後一直手足無措的老漢說道:“馮伯,麻煩你去将各戶當家作主的人請過來,就說天子特使有事要跟大家說!”
被稱作馮伯的老漢不敢反對,急忙點頭答應,然後去各家喊人。
王越朝自己的大徒弟使個眼色,史阿會意,不聲不吭地跟在馮伯身後而去。
劉和将王越和史阿的這個舉動看在眼裏,心中不由得又給他們加了幾分。
史阿前去跟着馮伯,既可以防止老漢逃跑報信,又能防止其他人傷害老漢,顯然很有必要。
等到老漢離開之後,劉和對剩下幾人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準備在天亮之後便裹挾村中的百姓一起向武關進發,到時候我們混在百姓之中,也容易通關一些。”
田疇聽了之後眼前一亮,附和着說道:“公子此計甚妙,這樣既可以防止村中百姓走漏了今夜之事,又能扮成村民混在人群中順利通關。”
受了傷的鮮于銀,說話有些吃力,他低聲問道:“公子,那我們如何處置搶來的這二十匹好馬?若是放在幽州,這點馬匹自然算不得什麽,可我們如今卻是十分需要這些馬匹來加快行程。”
鮮于銀的意思是,如果隊伍經過武關時帶着這二十匹戰馬,定然會引起守關西涼兵的注意,到時候便成了巨大的麻煩。可如果不帶着這些好馬一起走,出了武關之後他們就只能靠着兩只大腳板往幽州走,那樣耗費的時間就太久一些,絕對不是急于返回幽州的劉和想要的結果。
劉和于是皺眉沉思不語。
王越卻在此時也出語發問:“公子若是裹挾着這村中百姓出關,等到脫離險地之後,又該如何安置這些百姓?”
又是一個令劉和頭疼的問題。
田疇見劉和陷入了困境,于是急忙開動腦際幫着他想出路。
忽然,田疇眼前一亮,于是微笑着說道:“公子莫憂,我們不妨如此這般……”
劉和聽完田疇獻上的計謀,頓時拍手叫好,王越等人也是頻頻點頭。
過了半個時辰之後,馮老漢身後跟着十來個中年以上的莊戶漢子來到了已經被燒成廢墟的院子前面。
“天使大人,村中各戶主事的人都來了。”
馮老漢諾諾地說了一句之後,便躲在人群中不再吭聲。
劉和看着面前這些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清了清嗓子,然後朗聲說道:“不瞞各位父老鄉親,吾乃大漢天子身側侍中。吾父乃是皇室宗正、當今太傅,幽州牧劉伯安!”
衆鄉親聽完劉和的自我介紹,相互間交頭接耳一番,看起來多少都聽說過劉虞的名頭。
劉和接着又說道:“吾今次奉天子之命出武關前往南陽拜見後将軍袁公路大人,不想在路上遇到強人刺殺,最終結果想必大家也看道了,那就是所有敢來冒犯我的人都已經授首!”
“今日之事,因我而起,我本只打算帶着馮伯前往南陽,到時候将他老人家送往荊州,與家人團聚。可若是我們一旦離開,難保今後被誅的這些強人沒有同黨,他們若是發現了村中之事,遷怒之下,難保不會加害爾等!”
劉和說到這裏,又停頓了下來。
衆人被劉和這麽一提醒,頓時顯得慌亂起來。其實道理很淺顯,只不過劉和沒有說出來之前,大家習慣性地當着鴕鳥,視而不見罷了。
如今聽到大禍臨頭,衆人撲通、撲通跪了一地,紛紛向着劉和磕頭,口中哀求着說道:“還請天使大人可憐,莫要讓強人來害了我等性命!”
劉和見自己的威吓已經起到效果,于是露出一副于心不忍的表情,猶豫地說道:“如今之計,你們也只能舉家随吾前往南陽了,若是留在這裏,我實在是保護不了你們!”
人群中有那家人早已逃往別處的老者大聲說道:“天使大人說的對!如今這關內已經不能再呆了,想要活命只能往東和往南去。”
馮老漢此時也鼓動大家說道:“如今關中兵禍不斷,天災連年,我們留在這裏遲早都是一死,不如出武關尋個活路!”
衆人回想這幾年遭受的兵禍之苦和各種災害,也是心有戚戚焉,于是開始流露出願意追随天使大人前往南陽讨生活的想法。
劉和見人心可用,接着說道:“鄉親們,今日吾在此鄭重承諾,只要你們随我前往南陽,我一定竭盡全力給你們謀一條生路,絕對好過現在的日子!”
田疇也适時地在一旁鼓動說道:“鄉親們,你們還猶豫什麽?我家公子貴為天子特使,又是漢室宗親,他既然已經承諾了,大家還不趕緊回家去收拾行囊,準備離開!”
衆人轟然應諾,急忙起身散開,各自回家去收拾值錢的細軟,喊醒家中的親人,準備随劉和一起前往南陽。
等到衆人散去之後,劉和終于松了一口氣,心想自己總算沒有辱沒上一世年級“最佳辯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