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5 章 前往倫敦

一些文物條約,雖然打着把文化遺産還給它的創造者之類的口號,但是也留了一些後門,比如追溯期等等,這使得一些西方國家就有借口不歸還在殖民時期掠奪的各國文物,如果真把掠奪和走私的文物還給華夏,那麽西方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就會空了。

這次的話,因為華夏占據了先機,首先抓獲了盜墓團夥,并向小不列颠通報,所以,有着一定的優勢,但還是需要提供一些相關的證據,這就是西方一些國家的霸道。

“好了,我們不需要去管其他的事情,将這一批文物認真鑒定好就可以了,剩下的有政府出面交涉,相信以我們國家現在的強盛,一定可以順利将這批文物索要回來。”看着話題有些偏離,鄭老笑着說道。

陳逸點了點頭,如果論及影響力,他們個人與國家實在無法相比,但卻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他所要做的,就是在鑒定文物的同時,在小不列颠淘寶撿漏,走到哪淘到哪,這可是他一貫的作風,“師傅,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我和羽君說一下,提前做準備。”

“由于是小不列颠方面的主動邀請,所以我們的簽證速度會很快,你們什麽都不用管,後天我們出發去天京,大後天搭乘飛機前往小不列颠倫敦。”鄭老将出發的信息,告訴了他們二人。

從鄭老家中離開之後,陳逸将高存志送回了古玩城,然後回到了自己的別墅之中。

此時,沈羽君依然在客廳中陪着孩子玩耍,看到陳逸回來,不禁笑着說道:“逸哥,你回來了。”

“恩,羽君,和你說一件事,師傅今天找我是有關于一件走私文物的事情……”說着,陳逸将從鄭老那裏得來的信息,向沈羽君講了一遍。

在講完事情的信息之後,他又說道:“這件事情,師傅也是叫了我和師兄一塊前去,為華夏走私文物的順利回歸,做出一點貢獻,時間的話,不會太長,一個月足夠了。”

聽到陳逸的話語,沈羽君笑着點了點頭,“你去吧,這可是一件大事,家裏有我呢,你不用操心。”

“唉,又要一個月見不到我的兩個心肝寶貝了,真是無奈。”陳逸輕嘆了一口氣。

沈羽君不禁白了他一眼,“好了,別貧了,沒看孩子在看着呢。”

“孩子看着又怎麽樣,你們都是我的心肝寶貝。”陳逸毫不在意的說道,讓沈羽君面上不禁浮現出了兩朵紅暈。

在家裏又呆了兩天的時間,等到後天,陳逸和高存志,便跟随鄭老一塊在浩陽搭乘飛機,前往天京,在文物局先進行集合,然後第二天,前往小不列颠。

坐在飛機上,望着外面的藍天白雲,陳逸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王羲之副本世界中,開着直升機在天空上飛行的情形。

自己開着直升機,和坐飛機,是兩種不同的感受,他覺得還是開着直升機要刺激一些。

在飛機上,陳逸也是鑒定了一下飛行員的資料,首先做好準備,保不準哪一天就用到這大型客機的飛行技術了。

從浩陽到天京,只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從上午九點出發,到十一點,便抵達了天京機場。

文物局的一位領導帶領着工作人員,也專門前來接機,為他們安排酒店,無論是以鄭老的聲望,還是陳逸的名望而言,都值得他們前來接機。

更何況,這一次去往小不列颠的走私文物鑒定工作,有了鄭老和陳逸的參加,可以說是如虎添翼,陳逸現在已然成為了國際有名的人物,他的加入,會使得整個代表團變得大不一樣。

在酒店中休息了一會,吃了午飯之後,陳逸和鄭老三人,便乘坐着文物局的車輛,來到了國家文物局。

跟随工作人員的引導,他們來到了一間會議室中,而一路上,也有着許多人朝着他們打着招呼,更有一些人忍不住拿着本子請求陳逸的簽名。

陳逸可是華夏書法第一人,普通民衆都非常的熟悉,更不用說他們這文物局的人了,得不到陳逸的一幅書法,能夠得到簽名,也是讓人十分興奮的事情。

面對這些人的請求,陳逸并沒有拒絕,而是面帶笑容,一一為他們簽名。

只不過,沒簽多少,便被文物局的領導發現了,一陣訓斥将這些人訓回了工作崗位。

來到了會議室中,這裏已然坐了二十餘人,根據他師傅的信息,這次代表團一共有三十人,都是文物界有名的人物,其中有大部分人,他都曾見到過,有一部分,更是朋友關系,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去過他的游輪上,所以,都是一些熟悉之人。

說起來,他的三師兄馬冬泉也是考古文物界有名的人物,只不過常年奔走于各種墓穴和遺跡,進行考古工作,上一次他在大海上打撈上一艘清代沉船,馬冬泉也是和一些考古專家到了他的游輪上,進行考古鑒定工作。

只不過這一次,他這位三師兄并沒有在會議室中,這不是其能力的問題,而是他的師兄依然在一座墓葬中忙碌着,根本分不出時間去鑒定這些走私文物。

随後,國家文物局局長走了進來,與衆人熱情的打過招呼後,開始了這次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并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接開始講起了這次走私案的背景。

這一次能夠抓獲那些盜墓團夥,主要是依靠了來自駐小不列颠大使館收到的匿名信,在信中提到了在一位著名小不列颠古董商人的策劃和唆使下,境內的一個文物走私團夥組織盜墓賊盜取了大量珍貴文物,然後從海上走私在小不列颠。

最為重要的是信中指出了非法走私華夏文物的一些涉案犯,由此由公安部指揮,中原省和秦西省兩地警力聯合,抓獲了這一個盜墓團夥,至于那些走私犯,則是遠在香港,早已逃得不知蹤影,現在還在繼續追捕之中。

而根據盜墓賊的供述,他們并不知道走私犯的身份,只是負責将文物運送給他們,不過根據警方的調查和匿名信的描述,這是一個有組織的走私犯罪集團,成員有香港人,也在小不列颠人,甚至于小不列颠警方一些成員,或多或少都有參與。

追捕走私集團的任務,由警方負責,而他們文物局方面,負責鑒定這批文物,還有找出這些文物所在的墓葬,給小不列颠方面提供有效的證據,以便于這批文物能夠順利回歸。

會議結束後,許多文物專家的內心都是有些沉重,這一起走私案,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麽的簡單,一個跨國文物走私集團,不知道走私了多少華夏文物。

回到酒店之後,鄭老和陳逸三人也是讨論了一下會議上的內容,華夏地大物博,山水數不勝數,而許許多多的墓葬,都埋藏在深山之中,有許許多多都是處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就算是一些知道位置的墓葬,也是無法派遣人員看守,因為那樣,會浪費許許多多的人力。

一直以來,關于墓葬考古,有一個謠言,那就是考古隊經常去挖掘別人的墓葬,跟盜墓賊是一樣的性質,其實不然,現在華夏所實施的墓葬考古原則是,并不會主動去挖掘墓葬,而是去搶救已經遭到盜墓賊或者其他因素被破壞的墓葬。

盜墓賊可以說是千古流傳下來的一門行當,三國著名的枭雄曹操為了彌補軍饷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軍銜,專門盜墓取財,貼補軍用,說起來考古界有一句諺語,那就是漢墓十室九空,說的就是曹操在當時派人将漢墓給盜光了。

華夏講究入土為安,錢財都會做為陪葬品,這也是盜墓賊屢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盜墓賊在華夏,是一種傷天害理的勾當,許多朝代在法律中對盜墓者的懲罰也是非常嚴厲的,而西方國家卻是不同,在電影中都是對盜墓者進行稱頌,如古墓麗影,國家寶藏之類的。

西方文明中,強調私有財産,認為最先發現者理所應當占據文物,因而使得盜墓者與探險家的概念混淆不清,這也是西方國家發現一個地方,便大肆搶掠當地文物的原因。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盜墓賊的技術是領先于官方的考古發掘技術的,許多文物品種,也是盜墓賊最先發現的,比如甲骨文,許多考古技術也是盜墓者所最先發明的,如著名的洛陽鏟。

第二天上午八點鐘,衆人在文物局集合後,乘坐專車,前往天京國際機場,搭乘飛機,向小不列颠而去。

倫敦是小不列颠國首都,也是歐洲最大的城市,與鐵利堅紐約并列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

天京與這個地方的時差,相差八個小時,衆人從九點出發,花了十一個小時到達這個地方,天京時間的話,應該是晚上八點,而倫敦時間,卻是中午十二點。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