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9 章 德蘇戰争(49)

第七百零九章 德蘇戰争(49)

“華盛頓紀念碑倒塌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威爾基總統倒是沒太大的反應,畢竟之前白宮挨過炸,五角大樓,林肯紀念堂都被炸過,現在華盛頓紀念碑倒塌了也就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無奈的嘆了口氣,威爾基總統找來了威廉.約瑟夫.多諾萬。

新成立的情報協調部門被正式命名為“戰略情報局”,多諾萬運用靈活的社交手腕,招徕一大幫精英分子。這裏面有哈佛大學的知名學者,着名詩人、商人富翁、銀行家、電影導演、劇作家等等,全都是顯赫人物,個個精明強幹,神通廣大。

多諾萬完全不管有關的行政規定,大肆招攬各種身份的人才,不管是雞鳴狗盜之徒還是有不同政治傾向的人,他一概不管,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行。招攬來的人大部分對情報工作一竅不通,連最簡單的領取日常工作用品的機關常識都沒有。但是多諾萬一點都不在意這個,他要通過正規的訓練把這些“有潛力的人“訓練成最一流的情報人員。在一些秘密學校裏,英國的情報專家擔任教師,教授情報局特別行動處的人各種隐蔽行動技能,包括制圖、暗殺、爆破和格鬥等等。

在短時間內戰略情報局的工作人員從最初的幾十人猛增到600多人,在華盛頓很多地方和紐約都設有大大小小的辦事處。但多諾萬還不滿意,他要把機構規模再擴大一倍。

戰略情報局的工作分公開和隐蔽兩部分,公開活動主要是由學者們對情報進行專門的分析和研究,隐蔽工作主要是指在敵後從事破壞和颠覆活動。情報局由5個專業機構組成:秘密情報處,從事諜報工作;特別行動處,從事破壞與颠覆活動;反情報處,從事防諜工作;心戰行動處,制造和傳播黑色宣傳;作訓處,訓練打入敵占區的游擊分隊。另外,還有財務管理、通信聯系、人員招聘等後勤部門。

戰略情報局的發展很快,多諾萬源源不斷地給威爾基總統提供各種情報報告,總統對他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

除了一點。

“破譯德軍電碼的工作怎麽樣了?有進展麽?”其實破譯敵人電碼這件事并不是戰略情報局成立後才着手進行的,之前的各個情報部門都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果我們破譯了德軍的電報,也許就能避免這次珍珠港襲擊事件。”

提起這件事,多諾萬的臉上滿是愧色。他們每天都能截獲成千上百條的德軍電文,可到現在為止連一條電文都未能破譯,別說是破譯了,就連關鍵字都沒摸索出來。

要知道他們的破譯工作室裏聚集的可是全美最頂尖的數學家和密碼專家,他們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絕對權威,放在大學裏,每一個都是響當當的資深教授級專家。可就是這樣一群人日以夜繼的奮鬥了好幾個月,愣是連一點線索都沒摸出來,這着實讓人有點沮喪。

“難道德國人的密電根本無法破解?”長時間的毫無所獲令所有人心中閃過這樣的念頭。

可這就有點悖論了,因為學過數學,并且了解密碼編譯的人都清楚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法被破譯的密碼體系。

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德軍在頻繁更換密碼體系,二是德軍密碼的設置規律相當複雜,複雜到根本不是人腦能想出來的。

所有人傾向于第一種可能性,可他們不知道,德軍情報部門的密碼團隊使用的是人類最先進的計算機設備,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幾十萬次。人類再如何努力,又怎麽可能超越計算機的運算速度?經過每秒幾十萬次的運算總結出來的密碼,需要多少人用人工去計算破譯規律?

加上德軍每隔半年左右就會更換密碼體系,這些措施足以令敵人的破譯部門崩潰了。

從戰争開始,準确的說從很早之前開始,德軍的密碼就從未被破譯過,這是相當可怕的問題。德軍的密碼無法被破譯,己方就無法精确的獲取德國高層的戰略動向,就會處于被動狀态。

聽到還是一無所獲的消息,威爾基總統的臉色有些難看。“用不用給你增派人手,或是撥款購設備?”

多諾萬局長搖搖頭。“總統先生,這并不是什麽人手短缺或是設備不足的問題。局裏負責破譯工作的瓊斯博士說,他覺得德國人的密碼就像一個可怕的無底洞,不管我們扔下去多少火把,都看不清洞底的全貌。”以為摸到了德軍密碼的門檻,卻發現門檻後面還有一個門檻,好不容易跨過了這個門檻,卻看到另一個更高的門檻等着你,這是非常讓人絕望的一種循環。

因為頻繁的失敗,破譯部門的士氣快要低落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我懷疑直到戰争結束,也破譯不出德軍的密碼。”

聽到多諾萬局長這般沮喪的話語,威爾基總統微微皺了皺眉。“多諾萬,你這個想法太過悲觀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必勝的信念!”

多諾萬局長聳聳肩,拿起跟前的杯子一飲而盡。“總統先生,您說的對,這場戰争我們一定會勝利的,必須勝利。”

可惜勝利不是靠最說出來的,就在他們大談勝利的時候,瓦胡島的烈火依舊在熊熊燃燒,美國東海岸的航線上有艘貨輪正緩緩沉入海裏,遠處的驅逐艦正胡亂的丢深水炸彈,驅趕德軍的“幽靈”潛艇;土庫曼斯坦的德軍又攻陷了一座城市,不管斯大林怎麽暴跳如雷,下達不能後退一步的死命令,德軍依舊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不過斯大林也不可能往土庫曼斯坦增派軍隊,畢竟土庫曼斯坦的德軍只有幾十萬,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集結的歐洲軍隊就有幾百萬,離莫斯科最近不到400公裏的距離,而且德軍的目标明顯是莫斯科,斯大林自然要把能調集的軍隊全部調集過來阻擋德軍的進攻,怎麽可能還有心思去關心千裏之外的土庫曼斯坦。

不但不派增反而抽調不少部隊支援莫斯科,讓留下來的部隊死守到底,這樣的形勢下土庫曼斯坦守軍的士氣不可避免的直線下降。

有時候德軍抵近一座城市,還沒來得撒傳單呢,就出現守軍主動投降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越發頻繁。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