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 章 歐洲聯盟

第四百七十九章 歐洲聯盟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很快到了40年的二月中旬。

蘇聯還在蘇芬戰場上苦苦掙紮。芬蘭的曼納海姆防線早已變得破敗不堪,搖搖欲墜,可硬是支撐到了現在。據德國情報部門所知,蘇軍的傷亡數已經高達80萬,而芬蘭的傷亡還不到三萬人。一時間蘇軍的戰鬥力成了世界各國的笑柄,嘲弄其原來是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

可任憑斯大林怎麽咆哮,怎麽拍桌子下達死命令;蘇軍依舊沒能取到任何進展。

“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雅尼克忍不住感嘆一聲,就是這樣的處境斯大林都沒有撤兵,停止戰争。

不過這也是情有可原,斯大林需要鞏固自己的權威,這可時候撤兵就意味着戰争失敗了,同樣意味着斯大林的許多措施是有可能也失敗的,人們一旦不信任他了,他的許多政策也很難實施下去。

斯大林是絕對不容許失敗的,因此他也只能跟芬蘭硬磕到底。

這場戰争也讓派到芬蘭的狙擊手們大顯身手,光是西蒙.海耶一個人就射殺了200多個蘇軍士兵,與其搭檔的蒂亞斯的擊殺人數也超過了200人;其餘的狙擊手們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這讓蘇軍士兵對這些狙擊手噤若寒蟬,稱其為白色死神。

而英國這邊,北愛爾蘭淪陷,愛爾蘭統一後愛爾蘭總統德格拉斯.海德便對外宣布将會為徹底消滅邪惡的大英帝國貢獻一份力量。

愛爾蘭的統一令英國本土徹底被封鎖,四周海域密密麻麻的水雷令英國的船只根本離不開港口。即使英國想派人掃雷,這些掃雷船要麽被德軍的各種新式水雷炸沉,要麽被游弋在附近海域的德軍戰艦擊沉。而且哪怕他們拼了命的掃雷,也趕不上德軍布雷的速度。

即便如此丘吉爾也沒有投降的打算,以德國情報部門的估計,就算這些英國人一天只吃兩頓,頓頓吃糠喝稀,也最多能堅持一年,一年後就該集體餓死了。也不知道這家夥堅持什麽;神經病啊。

不過雅尼克可不想等一年等他們餓死,畢竟有句話叫做夜長夢多;他依舊按照計劃準備在二月末進攻英國本土;徹底鏟除這顆歐洲毒瘤。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好消息,比如從埃及的金字塔裏挖出了将近五百多噸的黃金飾品;情報部門神不知鬼不覺的将莫洛托夫的女兒接到了德國;海軍的“虎鯊”超級潛艇已經進入海試等等。

這天雅尼克請來了維希法國的貝當總理。

一番寒暄之後,賓主雙方都坐了下來,雅尼克開口道。“今天請總理閣下來是想商量一件事。”

貝當總理自嘲的笑笑道。“殿下太客氣了,有什麽需要我效勞的,吩咐一聲便是。”

既然他這麽客氣,那雅尼克也沒再客氣,直奔主題。“我想建立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貝當總理不由一愣。“您是說‘歐羅巴合衆國’?”

貝當總理對所謂的“歐羅巴合衆國”并不陌生,因為曾經的法國也有以法國為中心的歐羅巴合衆國夢,而這個夢要追溯到當年威名赫赫的拿破侖身上。

在歐洲歷史上,拿破侖可以被認為是将“歐羅巴合衆國”付諸實踐第一人,歐羅巴合衆國想象力是拿破侖本性的第三因素,也是他自信與精力的源泉。

其在歐洲的多次征讨戰争基本上是為了統一歐洲各國,從而結束歐洲列國的政治家之間由于一己私利而将整個民族引入戰争的災難。

但是由于法國在經濟、軍事、地理終究是有限的,而戰争最終又是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較量,拿破侖的軍事強勢終究是被歐洲各國組成的反法同盟所産生的巨大的聯合國力給擊敗,因而歐洲失去了一次組成“歐羅巴合衆國”的機會。

雅尼克點點頭。“也可以這麽說,歐洲聯盟将擁有統一的外交政策,統一的武裝力量,統一的議會、相同的法律,還要有統一的貨幣單位和中央銀行。人員、資本、貨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在歐洲聯盟中流動。”

看着貝當總理一臉震驚的微微張了張嘴,雅尼克笑笑道。“将來這個聯盟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将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貨幣會取代英鎊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它的大都市會成為全世界傑出人才的向往之地。您覺得怎麽樣?我猜法國人民對此應該沒什麽意見吧,畢竟這可是當年拿破侖未完成的夙願。”

“……”貝當總理想了一會,問道。“您說的統一的貨幣是貴國的馬克?”

“不。”雅尼克搖搖頭。“我們會發行一種全新的貨幣,就叫做‘歐元’。所有歐洲聯盟國放棄本國的貨幣,統一使用歐元。”

“那這種貨幣是金本位麽?跟英鎊挂鈎?”

雖然國際金本位制度的基礎是黃金,但是二戰之前,英鎊替代黃金執行國際貨幣的各種職能。英鎊的持有人可以随時向英格蘭銀行兌換黃金,而且使用英鎊比使用黃金有許多方便和優越的地方。當時英國依靠它的“世界工廠”的經濟大國地位和“日不落國”的殖民統治政治大國地位,以及在貿易、海運、海上保險、金融服務方面的優勢,使英鎊成為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貨幣;使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大多數商品以英鎊計價,國際結算中90%是使用英鎊,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國際儲備是英鎊而不是黃金。在倫敦開設英鎊賬戶,可以獲得利息,而儲存黃金則非但沒有利息,還要付出保管費用,持有英鎊比持有黃金既方便又有利可圖,所以有的西方經濟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金本位制度稱作英鎊本位制度。

雅尼克很是不屑的撇撇嘴。“總理閣下,您是開玩笑嗎?大英帝國已是日薄西山,滅亡在即;新的貨幣怎麽可能跟英鎊扯上關系,自然是金本位了。”

這件事上雅尼克也不用多費心思,畢竟原時空二戰後的美國貨幣,也就是美元就是與黃金挂鈎的金本位。

當時相對于戰火紛飛的亞歐,遠在北美的美國是唯一沒有被戰火波及本土的國家,又因為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将財政權力收歸中央政府調控。所以美國的資本積累極其豐厚,所以在戰後,美國是世界上黃金儲備最豐富的國家,銀根也最穩定,美元也最有實力成為通用貨幣。

二戰末期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将由黃金支撐的可靠貨幣美元确立為國際貿易融資的基準貨幣,其他各國貨幣都以極少發生變化的固定彙率盯住美元。固定彙率體制的目标是維持貿易國家的誠信,防止其陷入長期的貿易逆差。

可當時的人們并沒有料想到它會支配貿易國家的生活标準,因為後者是由彙率之外的許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國際經濟學界傳統智慧構思下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沒有考慮到世界貿易融資所需求的跨國資金流動。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在持續的財政和貿易逆差将掏空美國黃金儲備的壓力下,放棄了美元同黃金挂鈎(1盎司黃金=35美元),此後,美元成為一種無任何國家財政和貨幣紀律約束的不兌現紙幣。

簡單而言,自1971年以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便不是以黃金為基礎,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關鍵商品都以美元标價的美國地緣政治實力之上。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