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南皮之戰

麹義的麾下有一支聞名河北的精銳部隊,名曰“先登營”。

歷史上,先登營可謂輕騎兵的克星,曾經開創了八百先登死士大破公孫瓒萬騎的驚人紀錄,而公孫瓒的王牌部隊“白馬義從”也是在這場大戰中被打殘,最終退出了争霸的舞臺。

那麽,先登營如何做到八百破萬騎的呢?這還需從先登營的出身說起。

史書中記載:麴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骁銳,從韓馥為部将。這句話中的羌鬥,就是騎鬥的意思。熟悉騎鬥不是說熟悉在馬背上戰鬥,而是指熟悉如何跟西涼羌人騎兵進行戰鬥。也就是說,麹義在西涼跟羌人騎兵經過長期的戰鬥,掌握了以步兵對付騎兵的訣竅和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使用威力強勁的腳張弩對高速沖鋒的騎兵進行集中齊射!

界橋之戰時,公孫瓒将麾下步兵二萬餘人結為方陣,然後讓一萬騎兵護衛在左右兩翼,讓白馬義從排列在這兩翼騎兵的中間,一時之間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袁紹不為公孫瓒的氣勢所吓,他讓麹義手下八百手持腳張巨弩的士兵站在了界橋的橋頭,然後派大盾牌兵站在巨弩手的身側以作掩護。

公孫瓒見袁紹軍陣前方打頭陣的士兵很少,于是便命令騎兵發起沖鋒,想要給袁紹一個下馬威。萬馬奔騰而來時,麹義手下的先登死士都伏在大型木盾的下方,等到敵軍打頭的騎兵靠近到幾十步內時,他們忽然躍起,揚塵大叫,直前沖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當時就将公孫瓒手下部将嚴綱和上千騎兵射死……

界橋之戰,公孫瓒大敗,白馬義從元氣大傷,最終走上了覆滅之路。

在劉和降生的這個時空中,白馬義從最終被幽州的重甲騎兵所覆滅,卻是以另外一種形式退出舞臺。雖然同為覆滅,但意義卻有些不同。輕騎兵敗給重騎兵很正常,也不算太窩囊,畢竟白馬義從不是無所不能,但如此一來卻讓麹義手下這支強弩兵沒有了機會,也給幽州騎兵埋下了一個隐患。

如今麹義兵臨南皮城下,如果主将鮮于輔自恃麾下有五千精銳騎兵,冒然出城偷襲麹義的營地,那麽麹義帶來的這支強弩兵就會讓鮮于輔損失慘重。

不管是羌人騎兵、匈奴奇兵、鮮卑騎兵,還是如今風頭正盛的幽州騎兵,總歸是騎在馬背上的,他們就算披上了铠甲,還是無法阻擋威力強勁的腳張弩近距離激射。

麹義抵達南皮的當天,并未立即發動試探性的攻城戰鬥,而是派出大量的探馬将南皮城周圍數十裏偵察了一番,然後将營寨紮在了绛水的東岸。

城內的鮮于輔密切關注着城外麹義的動靜,得知麹義将營寨紮在了绛水的東岸,頓時皺起眉頭。

鮮于輔問劉政:“麹義乃袁紹麾下十分厲害的大将,這次率領兩萬大軍前來渤海,卻不急于對南皮城發起攻擊,而是将營寨紮在了绛水東岸,接下來他會怎麽做呢?”

劉政想了想,告訴鮮于輔:“我們先不要去管麹義接下來如何做,如今冀州形勢明顯向着我們這一方好轉,既然我們的任務是守住南皮,那麽別的什麽都不用去管,等到公子将幽州的事情理順,自然會派兵南下增援,那時候麹義怎麽來的就得怎麽撤走。”

“劉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堅守不出,不管麹義在城外搞什麽花樣,都不去理睬他?”

“正是如此!麹義此人深谙用兵之道,絕對不是好相與的,我們不如學徐榮守幽州西線的做法,躲在南皮城內死活不出城迎戰,就讓麹義嚣張好了!”

“不知城中的糧食可供食用多久?”

“将軍放心,我從信都離開的時候,将倉庫中儲存的所有糧食都運到南皮了,足夠城中軍民食用兩月之久!”

“好!這次我就跟麹義耗上了,正好也讓戰馬養一養膘!”

當日夜裏,麹義期盼的夜襲沒有發生,南皮城內的守軍除了守城輪值的士兵,其餘人都呼呼大睡,沒有人接到出城襲營的命令。

第二天,麹義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兵馬順着绛水向北而行,占據了北皮城。守在南皮城內的鮮于輔依然無動于衷,只是忙着組織新招攬的數千士兵進行各種訓練,連城頭都沒有上。

第三天,麹義有點坐不住了,他指揮大軍對南皮城發起一輪試探性的攻擊。

守城的士兵看到城外大軍湧來時,鮮于輔披挂整齊立在了城頭。

“兄弟們,袁軍終于忍不住了,今天便讓他們嘗嘗咱們的厲害!”

城外是兩萬身經百戰的老牌部隊,城內是一萬浴血成長起來的兇悍士兵,因此這場試探性的交戰從一開始就打得十分激烈,徹底超出了麹義的想象。

城頭的守軍比麹義想象的要沉穩,防守時沉着而冷靜,他們充分依托城牆的掩護,不會盲目的将身體探出女牆之外,更不會擁擠在某一處,這給攻城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一場試探性的攻擊下來,麹義沒有占到半分便宜,在付出了數百名士兵的死傷之後,草草收場。

麹義不想白白犧牲手下士卒的性命,于是他下令進入北皮城的三千士兵連夜在城中制作各種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

這個時代的大型攻城器械,主要有井欄、轒辒、雲梯車、沖車和投石車等,基本上都是用木料做成,用途各異,是攻打城池的重要輔助工具。

井欄是弓箭部隊常用的攻城器械,除常規對守城士兵造成強力的殺傷外,并可以通過火箭削弱對方士氣,簡單的說井欄可以稱之為移動的攻城塔,居高臨下射箭攻擊,消滅對方兵力,進而減弱守城方的抵抗力量。

轒辒念作“焚溫”,又被稱作房子車,是用厚木制成,在頂端覆蓋了數層生牛皮,等接近敵人的城牆時,用來保護己方藏在下面的士兵免受弓箭等各種反擊。

雲梯車是采用了絞索裝置的大型折疊式長梯,等靠近護城河或者城牆時,架設起來供攻城的士兵過河或者是攀登城牆,是蟻附攻城時重要的工具。

沖車又叫撞車,是通過沖撞的方式進行攻擊的攻城武器,既可以撞毀城門,也可以沖撞敵人的雲車、轒辒車,一般都是采取了鐵制的撞車頭。

投石車又被稱為砲車和霹靂車,是各種攻城器械裏面威力最強大的一種。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關于投石車的記載,說一架投石車抛出的石頭重達十二斤,可飛三百步,也就是四百多米。投石車是在車上橫架一根可轉動的木軸,在軸中鑿孔,豎穿過去的長杠杆稱為梢,梢的一端有裝石頭的皮袋。冷兵器時代,發石車是相當具震撼力的遠距離攻擊武器,除了用來攻城,還可以用來摧毀敵軍的各種攻城武器。

麹義下令北皮城內士兵趕制各種攻城器械,是因為他感覺到了南皮城的防守嚴密,如果不借助于這些大型的攻城器械來輔助攻城,不僅無法奪下南皮城,而且還要付出巨大的士兵傷亡。

北皮城內的居民已經被劉政全部轉移到了南皮,城中也無太多的木材可用,麹義于是大張聲勢的派出士兵前往沿河的樹林中砍伐樹木,然後運到北皮城內。

一直在城頭觀察敵情的鮮于輔有點坐不住了,他看出來麹義這是要制作大型攻城器械,一旦被他得逞,南皮的防守就會十分困難。

鮮于輔于是率領三千騎兵出城,想要襲擊麹義派出伐木和運輸的部隊,結果被麹義埋伏在半路上的部隊伏擊。

好在鮮于輔一向不喜歡出風頭,所以他沒有走在部隊的最前方,否則就會被撲面而來的弩箭射成刺猬。

在這場伏擊戰中,鮮于輔付出了一千多名手下的死傷,僥幸得以逃回城內。

經此一戰,鮮于輔終于切身感受到了麹義的厲害,再也不敢主動出戰,縮在南皮城內自責不已。

劉政見鮮于輔情緒低落,于是鼓勵他說:“鮮于将軍何必自責如斯,如今大戰将臨,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啊!”

鮮于輔嘆息說道:“我真是後悔沒有将你的話聽到心裏去,這才導致了如此重大的傷亡,待這次戰事結束,我會親自向公子請罪的!”

“如今不是說這話的時候,既然麹義在督促士兵制造大型攻城器械,我們也不能閑着。我這就發動全城百姓一起趕制霹靂車和撞車,這次務必也讓麹義知道我軍的厲害!”

鮮于輔收拾悔恨的心情,咬牙說道:“正該如此!他麹義造得了各種大型攻城器械,我鮮于輔造不得麽?這次我在城外見識了先登營腳張弩之威,接下來就該讓他嘗嘗咱們幽州馬城兵器坊生産的床子弩的味道!”

從這天起,南皮城內毀屋無數,老百姓們将家中的房梁和門板全都拆下來趕制各種守城器械。劉政為了安撫人心,特意從倉庫中拿出一筆財物作為補償,發放到各家各戶手中,以此感謝百姓們的支持。

又過了數日,一場激烈的攻防大戰終于打響。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