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應破之
張夫子先是一愣,當他看清楚流雲風手中之物時,大吃一驚,眼中精光閃閃,“這是……”
難抑心中激動,從流雲風手中接過,心懷誠敬地觀摩數息之後,嘆道:“沒想到張某竟能在有生之年,能有幸得見此物。”
流雲風微笑說:“以此法器為增益,引動天地靈力,布置法陣,效力應該可以覆蓋方圓數裏之內的農田。”
張夫子臉露難以置信之色:“大人莫非要将這聚文玉雕當作陣眼?如此一來,只怕此寶物再無法為大人所用。”
流雲風微微一笑:“法器終究是身外之物,自身感悟才是根本,有法器助益固然可保性命無虞,但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太過依仗外物,反而使人失去經歷艱險感悟真谛的機緣,弊大于利……”
“更何況,此物那是儒門守護之獸,可求雨祈福,辟邪鎮宅,造福百姓物盡其用。”
張夫子拍案而起,“大人仁心惠民,張某自當全力相助,明日便将這私塾搬至村寨之中,教習孺子,與大人一起布置法陣,為百姓祈願豐收。”
流雲風起身拜謝告辭,張夫子回禮送別。
回去的路上,杜三終于忍不住心中驚奇,出言問道:“大人,稚子誦讀之音莫非真能助農作生長?”
“儒術本是出自于上古巫術,其中有不少用于祭祀祈雨求福的陣法,以至真至純的心意虔誠祈福,輔以法器增益,聚集天地靈氣,便可使風調雨順,豐收大獲,稚子心意至純無雜念,正是作為陣靈的絕佳之選,若能讓村民盡快豐收,十三行惡意哄擡物價的難題自然迎刃而解。”
杜三嘆道:“儒門大道,果然是仁心聖術,不可揣度,難怪能傳承至今鼎盛不衰,歷經禍難而不滅,不比墨門,向苦而生,多為貧苦百姓,以致人才凋零,到如今已沒有多少士族認同追随。”
流雲風說:“術異而道同,上古之時,墨門聖人求學于儒門聖人門下,後另創一支,不攻兼愛二義,何嘗不是仁心聖術,只是門派之見讓兩派成了死敵,儒門勢大不容異己,非墨義之過。”
杜三聞言,小心翼翼地問:“大人身為儒門弟子,言語之中卻處處透露出對墨門子弟的維護,難道不怕儒門君子視你為叛逆,對你口誅筆伐嗎?”
流雲風灑然一笑:“忠于心中真情實意,何懼他人口誅筆伐,閱百家典籍,采百家所長,體會世情,感悟天道,自成一格,是我求學問道的根本,門派偏見對我來說,只是障礙,而非顧忌,大不了一應破之。”
杜三心中一震,流雲風輕描淡寫的一句「一應破之」,從任何一個門派的子弟口中說出,都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的叛徒。
他若知道,眼前這位年輕縣令早已是儒門宗老眼中的叛逆,身體之中,更有儒門上古封天禁制的束縛,只怕要驚得說不出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