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馬文升辭官

武英殿內,現在大明近衛軍四總部一處一法庭暫駐之處。

一間已改為近衛軍總參謀部會議室的廳堂內。

十餘張金絲楠木椅已事先由底下官員放于一楠木大圓桌周圍,且圓桌上已擺好茶盞,另在圓桌靠門一面的牆壁上則已挂有一幅地圖,乃是大明全圖。

坤輿萬國全圖到萬歷時期才會出現,因而現在的大明地圖,很顯然只是一幅人為比例形成的地圖,整個世界都形成了以大明為中心的格局,北鞑南海東倭西番圍繞在大明四周,看上去有些怪異。

但好在大致方位沒錯,畢竟這個時代是地理大發現剛剛開始的時代,大明的地圖也現在不可能進展到與後世相近的地步。

而在圓桌靠牆一面,在會議室牆壁上則事先刷了一塊黑板。

不過,現在除了一盒粉筆放在一高幾上外,黑板四周與黑板上并無任何東西與可記之物。

朱厚照先走了進來,坐在了上首,馬文升與許進也相繼跟随而來,随同而來的還有一大批紅袍或藍袍的文武官員,皆相繼落座。

但這種和皇帝同坐一桌的氛圍讓他們覺得很是怪異和很不适應,同時也有些興奮,仿佛更為親切了一般,覺着出去也能拿來吹個四五載的牛,畢竟自己現在在近衛軍總參謀部可是皇帝同席的。

尤其是仇钺這種武官,一想到自己上首坐的是皇帝陛下,而對面是內閣首輔與兵部尚書等文官,更覺得自己好像不夠格,坐在上面如坐針氈,怎麽都覺得別扭。

所以,深怕因此被言官彈劾的他,忙站起來:“陛下!臣還是站着吧。”

其他武官也相繼站起來,似乎都不好意思跟皇帝和還有在場的文官坐在一起。

朱厚照拉下臉來:“都坐下!今日是近衛軍廷議兵事,君臣之分暫且放下,這裏只有統帥與将軍之分!不坐下如何議事,又非練武場,要爾等比試武藝!”

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清洗,現在朱厚照的君威再次攀高,基本上一個眼神都能讓一個官員發抖的地步,因而他現在一拉下臉來,武官都吓得一下子坐了下來,看着朱厚照。

馬文升與許進等在場的文官見此都未着一言,但也都猜到陛下這是要文武并舉,不再崇文抑武的意思,他們曾經或現在都是帶兵的文臣,對武事并不排斥,也沒有任何意見,何況他們現在也不敢違背朱厚照的意志。

“諸位皆知道,眼下我們近衛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收複河套!你們的拟定收複河套的任務,朕也看了,無非是調集邊軍與近衛軍組成三路大軍,從陝西、山西、宣府三個方向進軍,你們覺得這樣我們一定能收複河套嗎?”

朱厚照站了起來,剛說着,在場的文武官員都又跟着站了起來,在朱厚照的喝令下,才乖乖地坐了回去,漸漸的才有些适應這種廷議方式。

朱厚照見此也沒多說什麽,他知道把軍事廷議從低效的官員奏言獻策然後君王采納下達的方式改為這種群策群議立即決定的高效方式,對于大明朝的官員們而言肯定還有段适應期,是可以理解的。

這時候,兵部尚書許進站了起來:“陛下,這個臣不能保證!鞑子騎兵素來蹤跡難覓,來去無蹤,就怕我們耗費錢糧無數集結數路大軍,到最後卻勞而無獲!反而容易被鞑子騎兵襲擊,各個擊破之!”

“既然如此說,你是不同意這個總參謀部拟定的作戰計劃?”朱厚照直接問道。

許進不好意思回答,因為他知道現在內閣首輔馬文升就是總參謀部尚書,自己要是直接說不同意,等于不照顧馬文升的臉面,而且他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策略。

“陛下!大司馬所言确是如此,可總參謀部也沒有別的辦法,畢竟鞑子也的确不好殲滅之!他們以騎兵為主,可四處襲擾,我中原之兵只能疲于應付也!不過,如今朝廷國庫充溢,兵精糧足,出大軍收複河套當也消耗得起。”

內閣首輔兼總參謀部尚書馬文升見許進不好意思回答,便自己回答了出來。

“朕記得讓近衛軍總參謀部确定的近衛軍目前作戰任務是收複河套,并沒有說是要殲滅鞑子,鞑子猶如流寇,行蹤無跡,就算大明投入百萬之軍,也難以悉數殲滅,反而耗費無數錢糧,增加民衆負擔;

因而,朕的意思收複河套就是收複河套,目的不是殲滅鞑子,而是蠶食鞑子的地盤,将其土地乃至于這些元朝殘餘權貴們奴役下的人丁全部變成我大明的土地與庶民!”

朱厚照說着指着人為比例畫出的大明地圖:

“不管鞑子在何處,我們先在邊鎮臨近河套之處,選一要地作為城池,先派近衛軍将這處要地占下來!移民實邊!分田于軍民!如此,軍民勢必死守!然後再建一城!一年建一縣,十年建一府,不出三十年,河套盡為我大明之地,而鞑子在河套也當無生存之地,且也不用勞師遠征,徒費錢糧,不過只需精兵一支,官吏若幹,魚鱗黃冊一卷而已!”

“滴水穿石,繩鋸木斷,陛下此策是實為開疆辟土之良策也,只是,不能立竿見影,但也好在不勞民傷財,甚至惠民于利!”

內閣首輔馬文升當即贊同了起來,他本以為朱厚照是要一蹴而就地收複河套,以成就自己的帝王偉業,超越先帝之功,要不然也不會在親政以後拼命增加國庫收入。

如今,他才發現自己這位皇帝陛下似乎并非只是簡單的好大喜功,雖然有壯志雄心,但也不是不知愛民,而且還頗有先見之明,能想到将所得之地分于民衆,不可謂是利民而惠大明萬世基業之舉。

“如此便不需要征集大量民工,調動各邊鎮兵力和籌集大量糧食,軍費預支可省下大半,陛下,臣覺得此策方為上策”,兵部尚書許進也附和起來,他是兵部尚書,自然知道如果出動數路大軍将會耗費多少民力財力。

其他文武官員也相繼同意。

朱厚照見此便道:“那好,近衛軍總參謀部重新拟定作戰之計劃,同時想想,大明該以何處為第一個所建之城。”

朱厚照說後便宣布散會,且将兵部尚書許進傳到自己面前來,吩咐道:

“兵部堪輿司的官員地圖做的很差,派一個願意學習的官員去京師大學,找王文素學學算學比例尺,朕到時候有空也會親自教教他,以後讓他負責近衛軍參謀部的堪輿工作,用這樣的地圖如何能打戰,連地勢高度都無法分辨!”

朱厚照說着就指了指牆上那張沒有等高線的地圖。

“臣遵旨!”許進沒想到陛下對地圖都有如此高的要求,但也沒敢多問,只拱手回了一句。

這時候,馬文升則突然遞了一則奏疏到了朱厚照面前:“陛下!臣請辭官!”

辭官?!

馬文升突然辭官的要求倒讓朱厚照頗為驚訝,問道:“為何突然想要辭官?”

“臣已年邁,心力有所不足,且執掌內閣難有強腕,以致于群臣以為內閣弱而無能,實在有愧于陛下之信任,故自請辭官,也免有戀棧權位之嫌,且也避免後來者徒生攻讦之心”,馬文升說道。

朱厚照聽後,又看了看他的奏疏:“朕明白,你還是更适合與先帝那樣的君王共事,首輔你可以不當,但是,近衛軍總參謀部尚書的官,你不能辭!

哈密衛是在你手裏收複的,朕相信,收複河套,你也能替朕幫上忙!這樣,如今整個近衛軍上下包括朕現在河套一帶的地形還不甚了解,你素來知兵曉地理,又是近衛軍總參謀部尚書,朕讓你為督師,替朕巡視三邊,選将來以何處适合作為大明近衛軍進軍河套且建城之地,如何?”

“臣遵旨!”馬文升當即拱手答應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近衛軍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先不拟,等你回來後再拟,朕給你一年的時間,你去邊鎮後,統籌各邊文武官員,務必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第一是墾荒分無主之田于民;

第二是屯糧修邊牆高堡練鄉兵;

第三是打擊豪強除滅裏通外敵者;

第四是派人堪輿河套與三邊地理,要詳細到每座山的高度與每條河的深淺;

朕會讓京師大學的張璁随你一起去,他在京師大學學過如何測繪!朕給你們一年的時間,一年以後,朕會調你回京,再做更詳細更精準的計劃。”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馬文升回道。

朱厚照也點了點頭,拍了拍馬文升肩膀,讓馬文升先去邊鎮做收複河套的前期準備,他是放心的,畢竟馬文升以前在邊鎮屯過兵,且在三邊許多文官武将都是其門人故舊,由他統籌整個邊務自然更有效率。

而馬文升本就擅長屯田養兵。

至于為何朱厚照要在收複河套之前,讓馬文升先整饬邊備,自然也是為了避免到時候小王子在自己派兵進軍河套時襲擊自己後路。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