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中讒言身下天牢(上)

原來這怪人卻是司空蔔的徒弟常星子,當中原委卻要從兩年前說起。

當時周長治追求長生之術,嗜丹如命。司空蔔想将當年預測之事,告知朝廷,無奈被囚禁在承天府,每日在尉遲百煉逼迫煉制長生丹藥,終于承受不住郁郁而終。

司空蔔死後,常星子承接師業,繼續被囚在承天府練丹。只是這司空蔔死時,依舊心心念念欲将病星訊息傳給國主,常星子看在眼裏,便暗暗發誓一定要完成師命。

常星子本是非常忠心機靈的孩子,雖然十餘年的囚禁,讓他精神失常,但他完成師父遺命的心志卻是異常堅定。

機緣之下,他發現可用丹爐将細小鉛塊練至軟化,并用鐵器在上刻字,于是每次煉丹之時,便将鉛塊投入爐中,熔成鉛滴,趁鉛滴未硬時,雙手伸入丹爐刻字,再将刻有字樣的鉛滴包在丹藥之內。

只是這鉛滴太小,每粒僅能刻下一字,再加上偶爾原料缺少,常星子足足刻了将近一年,才将司空蔔的遺書刻完。

那周長治服用常星子特制的丹藥後,每每都會腹瀉,起初也不以為意,直到有一日曹方在周長治恭桶裏發現了鉛滴。

這曹方見上面居然還刻有字,心裏覺得奇怪,便留了個心眼。其後鉛滴越集越多,漸漸将遺書的後半部分拼湊出來,于是将此獻給周長治。

周長治雖然沉迷長生之道,但也知江山不能落到外姓,看完鉛滴上的文字後,驚怒于尉遲百煉竟不顧社稷安危,于是幡然醒悟,因而決心除去尉遲百煉。

只是尉遲百煉武功高得離譜,而且積累了十多年,勢力根深葉茂。周長治唯恐遭到反噬,因而不敢輕舉妄動。直到後來曹方将江山閣引薦給周長治,才有了江山閣獻計,用長生功傳言為引,除去尉遲百煉的大局。

周長治在龍階上喊了數聲,見常星子沒有反應,索性蹒跚走下龍階,來拉常星子雙手,說道:“敢問先生和老司空怎麽稱呼?”

常星子本來神情渙散,聽到“司空”二字,突然跪地哭了起來:“師父師父,徒兒終于出來了,徒兒終于可以将師父之言轉述給朝廷了。”

周長治道:“原來先生是老司空高足,老司空救國有功,不知老司空還有遺命?”

常星子于是又将司空蔔的遺書念道:“廢臣司空蔔,面北遙拜。司空一脈自高祖始,皆為大幽死臣……”

周長治忙道:“先生,先生,此書先生已念過了,朕已記下,先生只說老司空還有什麽其他留言。”

常星子并不理會,只管自己繼往下念。

歸海光祖道:“禀國主,末将認為,司空蔔欲轉交之言便在他所念文中。文中言道:‘留此遺書,唯盼終有一日,國主見聞,鏟除亂源,護我大幽社稷長存。’想必司空蔔是希望國主能尋出他所測亂源病星,早加正法。至于這亂源,乙醜年戊寅月壬辰日庚戌時,正是逆賊林慕生的生辰!”

歸海光祖此言說罷,百官立時議論不停,一個個道:“原來竟是如此!”

林慕生背後一涼,忙道:“國主,草民不過海島小民,安分守己,若非國主設下長生功之局,草民斷不可能與朝廷産生任何瓜葛。試問天底下同一生辰的,何止百千人?說草民是禍世亂源,純屬無稽之談!”

歸海光祖冷笑道:“大幽同一生辰的确實不少,但生在青龍東方位的,外有病星特征的,天下除了你病骨少年,還有何人?再則尉遲百煉橫行十七年,雖欺上瞞下,但從未試圖造反,緣何待你來定都數日,便開始密謀逼宮?不得不說,司空蔔真乃玄門神人,‘病星入将胎,異宿亂皇堂’,竟被他斷得絲毫不差。只是這‘将’字,恐怕你林慕生做的不是大幽的将軍,而是反賊尉遲百煉的将軍吧!”

封建時期,朝廷對玄門蔔筮信之頗多,再加上歸海光祖借題發揮,百官聽罷無不聳動。

常星子聽到歸海光祖說到“病星入将胎,異宿亂皇堂”之語,也開口說道:“對,對,師父說,一定要鏟除病星亂源,一定要鏟除病星亂源。”

劉氏三怪見殿中氛圍古怪,忙出言相助。

劉金水笑着說道:“國主,這占蔔預測怎能作準?草民記得小時也曾求測八字,那算命先生說草民大富大貴,一生不缺金湯玉液,因而取名‘金水’。如今果然不缺‘金湯’,只是誰能料到這‘金湯’原來指的是糞水!”

劉金水說得聲情并茂,百官見他低賤,聞言競相掩口暗笑,劍拔弩張的氣氛一時緩和。

劉金水趁機再道:“草民後來混跡街頭,也與許多算命之人熟識,從他們口中得知算命人通常使用‘千隆’之術。所謂隆,即是奉承高擡,說你如何大富大貴;所謂千,即是假言恐吓,說你生逢何劫,若不化去則如何如何。如此時千時隆,以此達到求財騙人的目的。是以算命之言,難以作信。”

周延祀見狀,也自階上下來,向周長治說道:“這位好漢之語有許多道理。若林慕生真與尉遲百煉同謀,大可不必出手制服尉遲百煉,救下兒臣。既非同謀,以玄學占蔔之事,作為林慕生與尉遲百煉同謀的證據,似乎不妥。”

周長治聽罷,一時沉思不語。

歸海光祖見狀,掌心蘊勁,隔空将常星子推得踉跄,常星子回過神來,又高喊起來:“對,對,師父說,一定要鏟除病星亂源,一定要鏟除病星亂源。”

歸海光祖又暗中向吏部尚書使了眼色,吏部尚書會意,再次出列奏禀,道:“這位好漢說的是江湖術士,豈可與司空一脈相提并論?司空一脈自幽朝開國便為大幽司空、司命,雖因故撤職,但其占蔔預測,也曾為幽朝立下功勞。

“微臣聽聞,一國之主得稱‘天子’者,蓋得天運之故。故為國者不能罔顧天意。昔商纣無道,上天示警,商纣不以為意,于是周代商治天下;武氏包藏,上天示警,李唐不以為意,于是牝雞司晨。今既有天相示警,微臣認為不可不顧。”

百官聞言,紛紛點頭議論,皆覺吏部尚書說得有理。

林慕生怎看不出那吏部尚書已是歸海光祖黨羽,擺明要助歸海光祖致自己于死地,雙目上翻,盯着吏部尚書切齒道:“這位大人,你出口成章,文采斐然,想必聖賢書讀得不少。方才尉遲百煉逼宮之時,大人便是用這般口舌,擁戴尉遲百煉的吧!草民問大人一句,是孔子孟子,還是老子莊子,教會了你這欺軟怕硬,落井下石的好本領!”

林慕生目露殺氣,那吏部尚書與林慕生目光一觸,渾身打個寒戰,結結巴巴道:“你……你你你不要血口噴人,本官何曾擁戴尉遲百煉……本官就事論事……”

周長治重傷在身,仗着藥物才撐到現在,見殿前争執已久,心中早已不耐,因而喝斷道:“都不要吵了!朕沒問到,誰再多言,便砍誰腦袋!”

衆人聞言立即收聲。

周長治向月大秀才問道:“閣主有何高見?”

月大秀才搖扇應道:“讀書人江湖中人,不便插嘴朝堂之事。”

林慕生吃驚地看着月大秀才,一顆心好似沉到了寒潭底,心道:“三位前輩拙于言辭,也都奮力幫我開脫,恩公機巧無雙,為何不幫我說話?便是看在煙兒份上,也該助我才對啊……”

周長治又沉思許久。他被尉遲百煉重傷,太醫署藥石只能延緩,不能根治,心知自己時日屈指可數。他此前昏聩半生,此刻心裏卻澄明如鏡。

他知太子初掌大權,如果立刻殺害救太子有功的林慕生,讓天下百姓心寒,則太子的江山危矣。但林慕生畢竟是司空蔔占蔔所指之病星,倘若放任不管,難保以後不會危及太子的江山,于是兩相考慮之下,終于開口說道:“罷了,林慕生跪下聽旨。”

林慕生心裏一驚,單膝下跪。

周長治續道:“來人,林慕生私闖皇宮,罪該問斬,念其救過太子一命,免其一死,即刻打入天牢,今後錦衣玉食伺候,終身不得釋出。我周室皇族之人,皆不得入天牢探視。”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