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德蘇戰争(97)
突突突!!
車廂內的美軍士兵因車廂突然翻倒,摔的七葷八素,連及時逃出車廂都難以做到。更何況他們并沒有随身攜帶武器,他們的武器還在遙遠的遠東堆着呢,即便離開車廂也是赤手空拳。結果只能像是沙丁魚罐頭一般擠到一起,承受彈雨的洗禮。
這時附近的蘇軍士兵終于緩過神來,慌忙過來支援。可這些為數不多的蘇軍被德軍狙擊手一一點名倒在地上。等到更遠處的蘇軍部隊趕來的時候幾乎打光所有子彈的德軍早已不知去向。
趕到的蘇軍連長看着那些車廂上被打出的密密麻麻的彈孔和從車廂縫裏緩緩流出的鮮血,臉上露出了無比難看的表情。“快,救人!”蘇軍士兵們爬上車廂上,刺鼻的血腥味撲面而來,只見車廂內早已血肉模糊、可謂是慘不忍睹。
很快這個消息傳到了莫斯科。
“什麽?!”接到消息的斯大林又驚又怒。“遭到了德軍主力部隊襲擊?!”那裏可是蘇聯的大後方,德軍主力部隊怎麽會出現在那裏?!
“是的,斯大林同志。是11333次火車遭遇德軍主力部隊伏擊。”
斯大林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怒火。“那些守衛鐵路的士兵呢?!”他可是調撥了整整三個師的兵力去守衛這條鐵路,竟然還出現這種事?!
秘書顫顫巍巍的開口道。“德國人突然發動襲擊,我們的士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斯大林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傳令當地駐軍立刻進山剿滅這些該死的德軍!”
隔壁的辦公室裏,羅科索夫斯基找上了科涅夫。“科涅夫同志,你聽到消息了嗎?”
至于他為什麽單找科涅夫而沒找朱可夫,因為朱可夫與大部分同僚的關系不怎麽融洽。就連朱可夫的參謀長索克洛夫斯基和他都有些不和。
原時空的“三駕馬車”中科涅夫與朱可夫就存在公開矛盾,而羅科索夫斯基與朱可夫的關系也不好,在回憶錄中多次批評朱可夫。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朱可夫的性格中确實存在脾氣暴躁、說話太理性無情等缺點,不是個在生活中容易打交道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情商不怎麽高。其次,朱可夫是蘇聯着名的“救火隊員”,但“救火”也就意味着要處理“爛攤子”,而處理“爛攤子”就肯定要與前任指揮及其所屬下級産生矛盾,而朱可夫的性格又不善于處理。比如在原時空着名的“列寧格勒戰役”中,朱可夫就因為意見分歧而與原列寧格勒的總指揮,蘇聯開國元帥伏羅希洛夫産生了矛盾;莫斯科戰役期間則因為命令不許後撤而讓羅科索夫斯基有些情緒。最後,朱可夫與其他很多蘇聯名将的關系不融洽也有斯大林的責任。比如在柏林戰役之前,斯大林将前線最高指揮權從羅科索夫斯基轉給朱可夫,當然引起了羅科索夫斯基的不滿。
而這時空朱可夫的性格自然也沒什麽改變,因此有什麽事羅科索夫斯基都是和科涅夫商量,基本不帶上朱可夫。
科涅夫點點頭。“很明顯是德國人投下傘兵,他們要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輸線。”
羅科索夫斯基贊同的點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斯大林同志命令當地駐軍進山剿滅這些德軍,可這些德軍傘兵的戰鬥力恐怕……”這些德軍傘兵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己方的坦克裝甲根本進不去,如果光派遣步兵的話德國傘兵只需要占據有利的地形,那就能以一當百了。
“而且那附近的都是沒有什麽作戰經驗的新兵,就算派一個師剿滅也不一定會成功。可這也是沒有辦法不是麽,如果西伯利亞大鐵路有什麽閃失,那遠東的物資就到不了莫斯科。”科涅夫無奈的嘆了口氣。“希望他們能盡快剿滅這些德國人。”
可惜,有句話叫做事與願違,接到莫斯科命令的當地駐軍立刻集結一個營的兵力進山搜索。
德軍的蹤跡并不難尋,畢竟一個排的士兵經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下痕跡。
可還沒前進500米遠,一個蘇軍士兵只覺得腳下傳來的感覺有些異樣,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他的腳已經向前挪動了一步。
咔!
一個黑不溜秋的圓球從地面上彈到半空中,跟在後面的士兵發現了這個東西,眼睛瞪得滾圓,臉上的神情驚駭嵛絕。
轟!
還沒等到這個倒黴鬼喊出話,半空中的圓球猛然爆炸開來,噴射出的鋼珠以20米為半徑,進行了一次無差別的火力覆蓋,瞬間放倒了周圍好幾個蘇軍士兵。
看着這些在地上翻滾着慘叫的手下們,蘇軍營長恨得咬牙切齒。這德國人的影子還沒見到呢,就損失了近一個班的士兵,誰知道德國人會在前面埋設了多少地雷?“尼科諾夫,帶你的排把傷員送回去。你去找團長同志,說德國人埋下了地雷,請他派遣工兵過來。其他人原地警戒!”
就這樣,一直等到工兵趕來後他們才繼續前進。
工兵在前面探雷,其餘人小心翼翼的跟着他們。
轟!
剛前進五十多米,伴随着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又倒下了幾個倒黴鬼。
營長頓時大發雷霆,破口大罵道。“該死,你們這些蠢貨是怎麽探的雷?!要再漏一個,我就把你們統統槍斃!!”
其實不怪這些工兵,原時空的德軍就意識到傳統的地雷很容易被探測。後來德軍工程師們開發出了玻璃材質的跳雷,除了TNT和黑火藥以外,從彈體到破片使用的全部是玻璃,采用完全機械的點火方式或者化學點火方式,這樣金屬探測器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作為一款幾乎沒有金屬參與制造的武器,玻璃地雷除了難以探測之外,其爆炸進入人體的玻璃碎片也很難進行查找,即使使用X光檢查也難以發現嵌在肌肉組織中的玻璃片,因而會大大降低傷員得到救治的可能性,同時很可能引起大面積的傷口感染。對于盟軍而言,他們耗費巨大資源制造的大量探雷器都幾乎失去了作用,只能依靠危險的手動排雷或者動用“謝爾曼-螃蟹”這樣的大家夥才能确保步兵們的安全。無形中給前線的士兵們增加了巨大的壓力。
不過雅尼克覺得這玩意确實太殘忍了,而且要是美國和和蘇聯也跟着效仿的話對己方也是個不小的麻煩,便放棄了玻璃選擇了鋼化瓷。雖然鋼化瓷地雷的造價比普通的金屬地雷還要昂貴,不過這種鋼化瓷地雷只是少量供給這些執行特殊任務的傘兵部隊和特種部隊,并沒有批量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