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9 章 德蘇戰争(87)

第七百八十八章 德蘇戰争(87)

雖然攻陷斯摩棱斯克确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可麻煩也随之而來。越往前推進,德軍的補給線越來越長,蘇軍的補給線越來越短。

第一個麻煩便是德軍要面對越發糟糕的路況。首先就是蘇聯鐵路标準與國際标準軌距不一樣這麽一個老問題。

國際标準軌距是1435mm,而蘇聯的軌距是1520毫米寬軌。

至于蘇聯人為何要特立獨行的使用寬軌鐵路,這就要從沙俄時期說起了。俄國使用,或者更準确的說借鑒的是英國軌道标準,其實當時的英國軌道标準基本就是世界标準了。英國軌道标準有兩種,一種是1524mm的寬軌,一種是1435mm的标準軌。由于俄國一馬平川,俄國人害怕歐洲其他國家利用鐵路長驅直入,就在英國1524mm寬軌基礎上修改了下,修成了1520mm軌道。俄國的寬軌傳統就這樣傳了下來,蘇聯繼承了俄國的鐵路系統,如果重新鋪設新的鐵路的話,将會花費非常高的價格,這樣使得蘇聯人從安全還是省錢的角度,只能接着寬軌繼續建造了。

現在德軍想讓己方的火車直達前線運送物資,那只能重修這些鐵路。這軌距可不是只需要把一側的軌道向內調一點就搞定的事情,軌距不同一方面是為了适應地理環境,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給敵方制造障礙。要是這麽簡單容易,那就不是障礙了。軌枕、軌距杆、道岔(組)、道岔拉杆、電務器材等等一系列的設備都需要改動,簡直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且蘇聯大部分地段鐵路依舊是幾十年前的水準,大部分鐵路(除哈爾科夫到莫斯科)都建築在松軟的沙土地基上,而且枕木也是較為松軟的松木,而不是更結實更适合鐵路鋪設的木材。德國标準的鐵路承載力标準是49公斤/每米,蘇聯的是38公斤/每米;德國鐵路每公裏布設1600根枕木,蘇聯是1440根,德國人固定鐵軌用螺釘加墊圈,蘇聯人直接使用一次性釘入的長釘。

為此雅尼克幹脆決定将蘇軍的鐵路全部扒了,重修德國标準的鐵路。雖然這是個不小的工程,不過趁現在還能随意使喚那些戰俘的機會,盡可能的搞定這些大工程,也算是值得。

第二個麻煩是除了修建鐵路之外他們還要肅清後方的游擊隊、抵抗者、親蘇平民。這些人會想盡辦法破壞德軍的運輸系統,襲擊運輸隊,炸掉橋梁,毀掉鐵路。在原時空的列寧格勒保衛戰期間,奧爾沙機務段的一支游擊隊就破壞了93列軍用列車、118臺機車以及大量貨車。莫斯科鐵道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帕夫洛夫率領一支游擊隊,在1941-1943年期間颠覆了128列德軍軍用列車。

結果這些游擊隊的活動把德軍後勤補給搞得焦頭爛額。原時空的蘇德戰場上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每天最少需要補給75列物資,但實際上最多只有40列,最少時僅25列,北方集團軍群每天需要30列,實際僅有10列。随着戰争的拖延,德軍前線的物資供應日趨緊張。

好在雅尼克運用後世的各種經驗來消滅這些破壞分子,可以說是取得了顯着的效果;前方的鐵路重建工程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一處鐵路施工工地上,凄厲的哨聲響起,德國工程師巴拉克從駕駛室裏跳了下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他駕駛的是一臺吊車,負責把一根根的鐵軌擺在施工鐵路段附近。因為發動機的熱量傳遞和陽光的照曬,駕駛室仿佛像個悶籠一般悶熱無比。現在是連家庭空調都沒有普及的年代,他駕駛室裏自然也不可能配備空調設施。只有一個小功率的小風扇,而那東西吹出來的風還是熱的。

不過巴拉克很滿意現在的工作,比起在前線流血犧牲的戰士們,作為一名鐵路工程兵,他已經算是相當幸福了。幾乎沒有什麽生命危險,加上他們是技術兵種,待遇也不錯。

悠然的點起一根煙,巴拉克跟同事聊起天來。确實是同事,比起在前線并肩戰鬥,生死與共的戰士們,他們這些工程師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同事。畢竟他們每天都是在一起工作,而不是冒險在一起戰鬥。“看來又得等一會。”工程停下來,肯定是前方的鐵路被蘇聯人破壞了。他們已經對此見怪不怪,蘇聯人撤退的時候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炸毀一段鐵路。前方得把炸出來的大坑填埋,才能繼續前進。

“巴拉克,幾點了?他們該來了吧?”同事的目光頻頻望向遠處的天空,不光是他,周圍大部分人都望向同一個地方。巴拉克拿出懷表看了一眼,回道。“差不多該來了。”

“來了,來了!”這時不知道誰先喊了一聲,周圍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只見遠方的天空出現了十幾個黑點,它們的身形漸漸放大,發動機轟鳴聲也越發響亮。那是十幾架斯圖卡俯沖轟炸機。

在一旁警戒的德軍士兵掏出一枚煙霧彈,拉開保險栓,丢在遠處的空地上。遠處也有人陸續扔出煙霧彈。随着煙霧彈冒出滾滾濃煙,這些斯圖卡分散開來,開始俯沖而下。雖然拆掉了蜂鳴器,可高速俯沖的轟炸機依舊發出與空氣摩擦的嗡嗡聲。

離地面600多米的時候斯圖卡投下了腹部挂載的“炸彈”,開始緩慢爬升。那枚疾速墜下的“炸彈”在離地面一百多米的時候彈出個降落傘,在空中猛地一頓,不過依舊重重的砸在了煙霧彈附近。

早已拿出自己的飯盒等待着的巴拉克與衆人一擁而上,跑過去往飯盒裏倒出裏面的液體,一口喝了一大半。這是一桶黑啤酒,高空飛行讓這些黑啤酒的溫度降到了十度以下。冰涼的液體順着喉嚨滑到胃裏,渾身上下的毛孔都要舒張開來,體內的燥熱頓時煙消雲散。

“痛快!”巴拉克猛地打了個冷顫,這算是每天最惬意爽快的時刻了。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