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二章 德蘇戰争(52)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斯大林同志,德軍占領了斯摩棱斯克的北部防線。”
斯大林迫不及待的問道。“那些反坦克火箭筒摧毀了多少德軍坦克?”
面對斯大林殷切的目光,負責彙報的參謀低下頭,低聲道。“一輛也沒能摧毀,據前線士兵反應,這些火箭彈對德軍坦克毫無殺傷之力,還不如燒火棍有用。”
“!!”會議室裏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艾森豪威爾司令的身上。
“不可能!”聽完翻譯的話艾森豪威爾登時就不樂意了,自家最新發明出來的反坦克武器剛一上戰場就讓人說成連燒火棍都不如,換做是誰都不會高興。“是不是貴軍士兵沒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讓你瞄準坦克發射,是不是都射到天上去了?
參謀沒好氣道。“艾森豪威爾将軍,你不是說過這些火箭筒的操作簡單到連傻瓜都能學會嗎?!不信的話你可以到前線看一看!”
艾森豪威爾一時語塞,雖然有些不服氣,可也不能繼續堅持是蘇聯士兵的操作方法出現了錯誤,那不就是說蘇聯士兵連傻瓜都不如麽?雖然大部分蘇軍士兵的軍事素質确實一般般,可還沒差到跟傻瓜相提并論的地步。
斯大林臉色陰沉的下令道。“取消這款火箭筒的生産,我們的反坦克犬項目怎麽樣了?”
負責這個項目的是叫米哈依爾的将軍,他起身恭聲禀報道。“斯大林同志,反坦克犬項目相當順利,現在已經有30只犬可以随時投入戰鬥。”
蘇軍軍用犬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24年,蘇軍在那一年批準士兵将狗用在戰場上。不過,那時使用軍犬的目的和後來大不相同,具體包括搜尋在大雪中失蹤的士兵、通過爆炸物的氣味找出埋好的地雷等。
在了解到狗身上的潛力後,蘇聯人開始考慮進行一系列與犬類訓練相關的實驗,以使軍犬能夠把炸彈運送到德國坦克裝甲最薄弱的底部。
為使軍犬能夠完成這項任務,蘇聯人采用了“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創始者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和“操作條件反射”理論首位研究者愛德華.桑代克的研究成果。
訓練中,訓練師先讓軍犬挨餓,幾天後再讓它們在啓動着的坦克下進食。原則上,這會使軍犬在看到坦克時分泌唾液,因為它們會将坦克和進餐時間聯系在一起。然而,訓練師尋求的是讓軍犬在看到坦克時跑向它。
訓犬專家解釋稱,這種訓練想讓軍犬在聽到坦克的聲音時,做出除分泌唾液的自動反應之外的行動。這種學習不僅有情緒反應的參與,還有肌肉和骨骼系統的參與。後者對神經系統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為找到坦克下面的食物,做出尋找坦克的行動。
這種訓犬方式是有效的,而且與後世的訓犬方式很相似。
在軍犬學會跑向敵方坦克後,訓練師進行下一步計劃:讓軍犬攜帶炸藥包跑到坦克下面,放下炸藥包,再返回士兵身邊。但是,這項訓練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于是訓練師決定改變策略,對軍犬進行更簡單粗暴的訓練,炸彈上安置定時裝置,将炸彈綁在軍犬的背上,軍犬鑽到坦克下面,時間一到,炸彈引爆,炸死軍犬的同時也摧毀坦克,同歸于盡。
聽到有30只反坦克犬訓練成功,斯大林吩咐道。“立刻派到斯摩棱斯克。”他倒要看看美國人的反坦克武器和己方的反坦克武器孰強孰弱!
艾森豪威爾聽的一頭霧水,什麽叫“反坦克犬”?狗還能用來反坦克?!怎麽反?!
第二天,斯摩棱斯克外圍的戰鬥進行到下午,進攻的德軍忽然看到從蘇軍的陣地上跑出來十幾只大狗。
“軍犬?這些蘇聯人搞什麽名堂?”他們看到這些軍犬也不撲人,就這麽在戰場上上蹿下跳。
這時一輛前進中的坦克停下來朝遠處開火,88毫米榴彈準确擊中了一座碉堡,将其炸上了天。
突然,在德軍驚詫的目光中一條軍犬徑直沖向那輛坦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頭鑽進了坦克的車底。
轟!的一聲巨響,巨大的爆炸直接将這條狗炸成了碎片,同時也炸毀了坦克,猛烈的殉爆令緊跟在坦克後面的德軍士兵死傷多人。
“上帝!”其餘的德軍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給震驚了,終于明白這些軍犬是幹什麽的。“快,打死那些狗!別讓它們靠近!!”
密集的子彈射向這些軍犬,不過這條軍犬能擊毀坦克明顯有運氣的成分,其餘的軍犬要麽在戰場中央徘徊,在沒有找到目标之前定時裝置啓動炸成了焰火;要麽被戰場上的槍聲炮聲吓得跑回了蘇軍陣地,反倒炸死炸傷不少蘇軍士兵。
好在這只是戰場上的一個小插曲,德軍很快便消滅了剩餘的蘇軍,占領了這塊陣地。
“這些蘇聯人還真夠瘋狂的,竟然給軍犬身上安裝炸彈。”
軍犬在軍人心裏,已經超出動物的範疇,它們是忠誠的夥伴,無言的戰友,戰場上一起沖鋒陷陣的兄弟。可這些混蛋竟然給軍犬綁上炸彈,讓它們發動自殺式襲擊,簡直就是卑鄙無恥到極點。
“是啊,這些混蛋怎麽不自己抱着炸藥沖過來,那樣至少還能讓人欽佩他們的勇氣。”
就在他們鄙視蘇軍的懦弱時,上頭下達了新的命令;今後看到戰場上出現蘇聯人的狗,立刻格殺勿論。
而另一邊的克裏姆林宮裏,米哈依爾将軍興沖沖的來到斯大林的辦公室。“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我們的反坦克犬傳來捷報,它們擊毀了兩輛德軍坦克,并擊傷一輛。”
“哦,是嗎?”斯大林的臉上露出久違的一絲笑容。“真是不錯,就是交換比大了點。”不過總比好過美國人那沒用的反坦克火箭筒。
“是的,斯大林同志,不過根據這一次的戰鬥經驗,我已經總結出了改進方案。這次戰鬥中很多反坦克犬表現出不适應戰場噪聲的反應,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可以使用空包彈和其他道具模拟戰場環境,使反坦克犬逐步适應。再将炸彈的定時引信改成觸發引信,在炸彈上裝上長20厘米左右的木板手,這樣的話當反坦克犬鑽進坦克底下時,板手會被拉動而引爆炸彈。”
聽到米哈依爾将軍井然有序的計劃方案,斯大林滿意的點點頭。“不錯,米哈依爾将軍,盡可能的多訓練出反坦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