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7 章 德蘇戰争(13)

第六百五十六章 德蘇戰争(13)

“不好辦啊!”

鐵木辛哥深深的嘆了口氣,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是必須救出被困在德軍包圍圈裏幾十萬部隊。可很明顯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繼續強攻?

德軍完全占據了制空權,地面部隊的進攻形成不了規模,只能是添油戰術。

“聯系到包圍圈裏的部隊了嗎?”

司令部通信處軍官小心的搖搖頭。“司令同志,無線電一直聯系不上。我們懷疑是德軍實施的無線電幹擾。這種情況下除非德軍關閉幹擾設施,不然通訊是恢複不了的。”

鐵木辛哥對這種技術層面不是很了解,并沒有深究。雖然不知道包圍圈裏的具體情況,可部隊攜帶的食物也就夠堅持兩天,就算再怎麽節省也撐不過四五天,彈藥也沒有多少。要是德軍發起進攻的話那些部隊很容易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即便德軍圍而不攻,部隊也堅持不了一個星期,只有兩條路供他們選擇,要麽在活活餓死之前戰死,要麽投降。

想要給他門空投物資,先不說能不能躲過德軍的空中攔截,即使僥幸躲過了,給幾十萬大軍投下多少空投才能讓他們堅持住?

就在鐵木辛哥絞盡腦汁的想辦法的時候,雅尼克來到德國航天發射基地。

後世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設在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圭亞那,此地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啓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等。

不過目前也不可能跑去南美洲建設發射基地,只能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某處建設了航天基地。

專機平穩的降落在航天基地的跑道上,透過飛機窗戶看到遠處高大的發射塔架和被塔架環抱着的乳白色火箭,雅尼克不禁心生感慨。

原時空的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引發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就制訂了詳盡的太空殖民計劃,企圖實現雅利安人對世界及宇宙的統治。

1939年3月,小胡子第一次會見了馮.布勞恩等科學家,便對這位眼界開闊的科學家頗為贊賞,特別是談到“太空殖民”等想法時,兩人一拍即合。

于是,一份詳盡的太空計劃正式出臺了:在發展運載炸彈的火箭基礎上,研制軍事間諜衛星。随後是發射載人飛船,最終目标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以解決日耳曼民族的資源能源和生存空間等問題。小胡子還希望以月球為中轉站,把德國人送到火星乃至更遙遠的太空中。

小胡子宣稱,這将是日耳曼民族一次“信心上的飛躍”。為了支持這一計劃,他授予馮.布勞恩“榮譽教授”稱號,并親自下令,成立佩納明德基地進行太空研究。該基地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實驗室。德國最優秀的物理、化學、航空等領域的科學家也雲集此地。僅僅一年時間,德國人就進行了25次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了3種制導系統,取得了顯着進步,為A-4火箭的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

1942年10月,德國人把一枚A4火箭發射到了距離地球表面100公裏外的太空。當然,它的飛行不能稱之為進入太空,但這是人類進入太空的決定性一步,證明到達外太空的根本可能性。

但是緊随而來的一切,卻讓這個大國夢徹底破碎,随着德國軍隊的節節敗退,小胡子不得不停止了他的太空夢想。等到德國戰敗之後,這些研究太空計劃的科學家也美蘇兩國所瓜分,其中馮.布勞恩前往美國,繼續他的太空夢想,于1969年研制出了土星號巨型火箭,并且将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

現在,雅尼克比任何人走的更快,希望也能走得更遠。

看到皇儲殿下走出機艙門,地面上的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不少人更是激動的熱淚盈眶,不禁讓雅尼克聯想起後世某三胖出場時的群衆反應。

走下舷梯,向站在最前面的奧伯特博士伸出手。“奧伯特博士,感謝您和諸位為人類所做的貢獻。”

奧伯特博士激動的眼眶都有些泛紅。“殿下您言重了,實在愧不敢當。比起殿下您的貢獻,我們所做的真的只是微不足道而已。”

雅尼克和在場的科學家、工程師們一一握手。

待所有人都回到各自的崗位,雅尼克身邊只留下奧伯特博士等幾個負責人。雅尼克注意到年輕的馮.布勞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布勞恩博士,有什麽問題直說無妨,不用藏着掖着。是不是有什麽技術問題解決不了?”

“不是技術問題。”馮.布勞恩搖搖頭。“殿下,為何此次發射要絕對保密呢,這般激動人心的時刻不是應該舉國同慶嗎?”

雅尼克忍不住笑了笑。“布勞恩博士,身為科學家你們只需要負責科研項目,而我這個皇儲需要負責的是整個帝國。諸位知道戰争結束後會發生什麽事嗎?當然是以我們取得最後勝利的前提下。”

幾位科學家面面相觑。“普天同慶?”除此之外他們想不出別的形容詞了。

雅尼克搖搖頭。“那只是剛開始的幾天,幾個星期而已。戰争結束後社會上會出現一種‘戰後綜合症’,比如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失業人口等等。哪怕我們是戰勝國也避免不了這種問題。前兩者是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調整所必然産生的問題,後者則是由大量退伍兵重返社會以及軍工企業雇員減少一同造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社會問題集中爆發帶來的麻煩和影響。啧,只要想想都覺得令人頭疼。”

就拿二戰美國來說,二戰結束後第三年美國便出現了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美國經過了戰後短暫繁榮後的突然爆發。形成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戰争期間民用生産被大幅壓縮,一切生産線都為戰備物資的生産服務。居民的手中既積累了大量的存款,社會産品的供應能力也不足以維持日常的市場平衡,而在戰後居民手中的巨額存款以及美國政府廉價變賣給資本家的大量生産線所生産的産品全部湧入消費市場,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通貨膨脹。

同時,羅斯福新政時期為了挽救美國經濟而開始實行的赤字政策,以及之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系列支出美國的國債在數年間翻了40多倍。當戰争結束以後,國家債券流入金融市場要求變現,客觀上增加了貨幣發行量。而且随着部分商品價格管制的停止,以及短期內的産能無法保證供應,美國物價短期內出現了失控的局面。

不過當時美蘇冷戰已經開始,而且在東亞也爆發了冷戰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熱戰。美國的軍費開支直線上升,很多軍工廠重新恢複生産,巨大的經濟帶動能力使美國很快擺脫了危機,迎來經濟繁榮。

“所以這種激動人心的大事件要等到那個時候在宣布,還能緩和不少問題。”

“殿下真是深謀遠慮。”衆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目光裏帶着由衷的欽佩。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