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4 章 油田

第六百零二章 油田

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莫洛托夫匆匆走進斯大林的辦公室。

辦公室裏除了斯大林還有貝利亞,不過莫洛托夫和貝利亞的關系并不怎麽和睦,莫洛托夫連招呼都懶得跟他打,直接向斯大林彙報道。“斯大林同志,剛剛駐瑞士大使館傳來消息,美國人似乎想跟我們聯合對付德國。”

說實話他實在不想把這個消息轉達給斯大林,可也不能隐瞞下來。也不知道這些美國佬發什麽神經,上一次他們派來洽談的國務卿被活活砸死了,怎麽還能又提聯合的事情,這些家夥是沒心沒肺嗎?!還是因為德國人給的壓力太大不得已為之?

“哦?”聽到這個消息的斯大林不禁挑了挑眉,似乎他也沒想到美國人會再次提起聯合的事情。“他們怎麽說?”

莫洛托夫如實回道。“具體的倒是沒說什麽,似乎是想探探我們的口風。”

斯大林點上自己的煙鬥,吧嗒吧嗒抽了起來。

一旁的貝利亞開口道。“不久前德國人用一種特殊武器攻擊了美國東北部工業區,聽說美國人損失慘重。看來美國人是走投無路了,才想要聯合我們共同對抗德國。”

“看起來美國人是确實被逼急了。”斯大林似乎很贊同他的說法。“莫洛托夫同志,你怎麽看?”

莫洛托夫自然不會同意這種事。“我覺得美國人是不可信的,上次事件他們肯定懷恨在心,這一次主動聯絡,說不定有什麽陰謀詭計。”

斯大林點點頭。“美國人當然會記恨,就算這一次因為德國而暫時的冰釋前嫌,等到解決掉德國這個麻煩後肯定調轉矛頭對付我們。不過在那之前德國确實是我們兩國共同的敵人。如果美國人想給我們提供物資,我們自然要接收,而且是多多益善。”

“好的,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心中嘆了口氣,暗道得趕緊把這個消息傳出去。“那我這就去回複。”

莫洛托夫退出辦公室,貝利亞有些擔憂道。“斯大林同志,一旦我們跟美國聯合的消息傳出去,德國人說不定随時會對我們發動攻擊。而他們的第一個目标,很有可能是巴庫油田。”

巴庫油田可以說是蘇聯的命脈,上次德國人第一次轟炸美國本土之後,蘇聯就準備對伊朗動手,獲得更大的戰略縱深。

沒想到美國人當起了慫蛋,乖乖吐出了扣押的法國黃金,蘇聯對伊朗的作戰計劃也就不了了之。而現在,一旦蘇美兩國聯合達成同盟,德國人很有可能會立刻對巴庫油田襲擊。

雖然巴庫油田裏部署了大量的高炮和飛機,可誰也不敢保證那裏固若金湯萬無一失;萬一德國人不計代價的瘋狂轟炸,巴庫油田還是很有可能遭到重創。而且威脅可不止來自空中,現如今大半個中東都落入德國人手裏,德國人的地面部隊可以直接從伊朗沖過來。

萬幸的是伊朗邊界的地形不利于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展開,他們施展不出那可怕的閃電戰。

“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斯大林起身走到地圖前,敲了敲地圖上的某一處。“看來我們得加快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的開發了。”

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是位于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在伏爾加河中游同烏拉爾山脈之間,總面積70萬平方公裏。

因為石油儲量僅次于巴庫油田,所以又被叫做第二巴庫。

這裏的歷史同樣悠久,早在十八世紀就發現油苗,但是卻一直到了1929年才開始工業開發。而且之前因為巴庫油田已經足以支撐起蘇維埃的石油需求,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的開發進度有些滞後,甚至可以說是不毛之地。

原時空中,這裏也是在二戰期間才開始大規模建設,一直到了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間,才進行了大規模的開采。

“貝利亞,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在短時間內将這裏建設成超過巴庫的油田?”雖然斯大林早就想到了辦法,不過身為領導者,這種事自然不好親自開口。

貝利亞不假思索道。“斯大林同志,如果用普通工人的話進度肯定快不了,不過我們有很多‘特殊勞動力’。”

确實“很多”,蘇聯在那可怕的大運動中究竟抓捕了多少人,殺了多少人,關押了多少人,流放了多少人,一直到後世都沒有準确的記載和答案,這成為20世紀一大歷史謎案。

後世有位叫德.安.沃爾科戈諾夫的俄羅斯人提出了一個說法。

此人曾任蘇聯陸海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國防部軍史研究所所長,是當時少數能夠看到最機密檔案的歷史學家之一。他在1989年出版的着作《斯大林:勝利與悲劇》中,有多處涉及斯大林時期鎮壓的人數和規模。據國防人民委員部的統計數字等比較權威的資料分析,在1937和1938年這悲慘的兩年裏,大約有350-450萬人遭到鎮壓,其中60-80萬人是判了死刑的。

“根據現有的材料,可以對被鎮壓者的人數作一個保守的估計。”沃爾科戈諾夫說:“我有許多文獻,它們似乎可以間接地證明,350-450萬受害者的數字比較接近實際。”

1991年6月,蘇聯解體前夕,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公布了一個數字:1920年到1953年,蘇聯約有420萬人遭到鎮壓,其中200多萬人是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受到鎮壓的。作為官方說法,無論是資料來源還是調查結果,均有一定可信度,但統計顯然不夠全面。沃爾科戈諾夫認為,有相當多的人并沒有被“法庭”判處死刑,而是後來在勞改營和監獄中不明不白地死去的,這些人都沒有納入官方的統計範圍。

這些人可是相當不錯的勞動力,不需要發薪水,餓死累死凍死也不需要撫恤金,蘇聯已經多次将這些人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而所有的政績自然都算在斯大林身上。

斯大林滿意的點頭道。“是該讓他們為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了,這件事你去負責。”

“是!保證完成任務!”貝利亞剛要離開,斯大林又叮囑了一句。“為保險起見,在巴庫油田安放炸藥。”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