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3 章 謀劃

第六百零一章 謀劃

以前只想過用空中轟炸将巴庫油田炸的稀巴爛,斷絕蘇聯石油供應。可現在雅尼克卻突發奇想能不能派地面部隊把油田奪下?

雖然德國已經掌握了中東這個世界最大的油田,可蚊子腿再細那也是肉啊!

更何況巴庫油田可不是蚊子腿上的肉,1940年,巴庫的石油生産達到高峰,其産量占當時蘇聯總産量的71.5%。此後,巴庫原油産量開始下滑,但直到1950年,它仍然是蘇聯的第一大油田,石油産量占蘇聯總産量的39.2%。20世紀50年代後,由于儲量日益衰減,原油産量在累計開采12億噸之後走向衰退,生産形勢急轉直下。1955年原油産量占全蘇聯總産量的15%,1970年跌至5%左右。

也就是說一旦占領巴庫油田,還能在開采個二三十年是沒問題的。

就算德國自己用不上,分給或者說賞給盟友國也是好的嘛。

可當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了一番後雅尼克不免有些失望。

伊朗和阿塞拜疆是相鄰的,可到處都是高山峻嶺,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很難施展開來,起不到突襲效果。萬一在進攻中蘇聯人覺得守不住了,自己動手炸毀油田,那地面部隊的進攻還有什麽意義?還不如直接派轟炸機群轟炸呢。

要是從土耳其繞道的話地形倒是平坦,可土耳其人也不一定乖乖借道,就算德國武力威脅借出一條道,也保證不了這些土耳其人不會偷偷向蘇聯方面洩密。

難道只能用空襲的方式把巴庫油田摧毀?

“摧毀了再重建,也是件麻煩事啊!”雅尼克的目光在阿塞拜疆周圍轉了一圈,落在與其相鄰的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上。

“啧,怎麽把他們給忘了!”雅尼克忍不住一拍額頭。

格魯吉亞王國與978年建立,并在11世紀~12世紀達到鼎盛時期,後被蒙古帝國攻陷,發生分裂。19世紀被俄羅斯帝國吞并,1922年加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格魯吉亞主要民族是格魯吉亞族,占86.8%;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民風彪悍,無論是蒙古人、土耳其人還是俄羅斯人都無法徹底征服他們。

彪悍到什麽地步呢?就連格魯吉亞出身的斯大林(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維利,是貨真價實的格魯吉亞族,只不過他對自己的民族認同感不高,因為他從小住在俄羅斯社區邊上,受俄羅斯族文化影響很深,他是俄羅斯化的格魯吉亞人)都對自己的同胞相當的忌憚。

格魯吉亞在蘇聯時期分離主義傾向一直非常嚴重,每次鬧事斯大林都用殘酷的手段鎮壓自己的同胞們。

到了晚年,斯大林甚至向貝利亞做出指示:“從此我身邊不允許再有格魯吉亞來的仆人和侍衛了!”貝利亞無奈,只能按照吩咐,撤掉了所有格魯吉亞人。

結果蘇聯解體的時候,格魯吉亞就是一只帶頭羊。

後世的格魯吉亞人對斯大林有一種矛盾情結,一方面因為斯大林領導了偉大的衛國戰争,打敗了德國法悉斯而自豪。一方面因為斯大林維護以俄羅斯為核心的蘇聯鐵腕統治而又感到不解和不恥。

概括起來就是“榮其成就,怒其忘本”,在蘇聯解體之後,格魯吉亞國內紛紛拆除斯大林的雕像,以此發洩對他的憤恨。

在格俄戰争後,又有格魯吉亞人自我解嘲的說:格魯吉亞只有斯大林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可以殺死那麽多俄羅斯人。

而更妙的是格魯吉亞的東北部有個更愛鬧事的家夥,車臣!

1922年,蘇聯将車臣地區劃成“車臣自治州”,1929年蘇聯在北高加索增收財産稅,車臣人在伊斯拉姆布羅夫的帶領下奮起造反,次年蘇聯政府做出少量讓步,答應尊重車臣/印古什人民的權利;但是1931年,蘇聯還是将伊斯拉姆布羅夫等人殺害……

1934年,蘇聯将車臣與印古什合并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改稱“車臣-印古什蘇維埃某會某義自治共和國”。到1937年,所有公開反對冠以“蘇維埃某會某義”名頭的車臣人都遭到無情打擊,短短一年之內就有成千上萬的人走進斯大林的監獄,而且幾乎沒有活着走出來的。

1941年,蘇德戰争爆發,德軍兵鋒一路指向高加索地區。因為仇恨斯大林的壓迫,大部分車臣人乘機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

但随着蘇德戰争轉入反攻階段,車臣重新被蘇軍控制。

對車臣人奉行清洗政策的斯大林,在1944年以車臣人通敵(德國)為借口,下令将全體車臣人驅逐、流放到中亞/哈薩克斯坦的環境惡劣之地。那個所謂的自治共和國也從俄羅斯的行政區劃上消失了。流放前車臣人有近50萬,在流放期間,有不計其數的車臣人死于饑餓、疾病以及俄國人的子彈,車臣人因此喪失了40%的人口。整個車臣民族成為蘇聯國家恐怖主義、民族歧視與種族清洗的犧牲品。

可既然要做,就把事情做絕,無根的浮萍再怎麽鬧也翻不起浪花。偏偏後來執政的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恢複自治共和國的行政區,允許車臣返回故鄉。

可回來就回來吧,這些回歸到祖先的土地上的車臣人,始終遭到政府的無端猜忌,在政治上處于二等人的地位。車臣(與印古什)人的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也被禁止,學校教學只能采用俄語,車臣語僅限于家庭內部使用。

八十年代末,戈爾巴喬夫執政時,他推行的“新思維”,把蘇聯搞的一塌糊塗,也給車臣人帶來希望。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動下,蘇聯已經名存實亡,但此時車臣分離主義勢力卻再一次崛起,為後來的俄羅斯兩次車臣戰争埋下隐患。

雅尼克立刻給萊因哈德打去電話。“聯系娜塔莎,看她能不能找到格魯吉亞和車臣內部的反蘇勢力,我們可以展開良好的合作。”

接着又聯系裏賓特洛甫。“讓希臘,伊朗,伊拉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的大使們來一趟。”

五國大使自然不敢耽擱,立刻動身前往皇宮。

皇宮的會議室裏,雅尼克對着五國大使說道。“找諸位過來是為商量一件事,我在想你們幾國能不能成立五國聯盟,共同讨伐土耳其。”

“!!”幾個大使震驚的面面相觑,只聽雅尼克繼續說道。“我們可以低價出售戰機,坦克等各種武器裝備給各國;還可以派遣教官訓練各國士兵。我的要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從今往後土耳其海峽歸德國管轄,至于其餘占領的土地,我一寸都不會要,都是諸位各國的。

好了,我的話說完了,諸位回去聯系國內吧。”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