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0 章 貝爾法斯特(4)

第四百七十七章 貝爾法斯特(4)

在二戰中,轟炸機的投彈方式無非那幾種。

大名鼎鼎的俯沖轟炸,飛機沿陡峭角度向下俯沖,與地面夾角一般超過45度,甚至接近垂直。俯沖到目标很近的地方時投彈,同時快速拉起。

但俯沖轟炸對飛機性能要求很高,因為俯沖過程中飛機受力很大,所以機體結構要加強,氣動設計也有不同,還需要俯沖減速板,導致飛機速度和性能有所下降。加上轟炸機一旦開始俯沖動作是不能改變航向的,這時候很容易被敵方戰鬥機咬住、擊落。

還有一種下滑轟炸。這種轟炸方式通常由戰鬥轟炸機、攻擊機,或戰鬥機臨時對地轟炸時使用。飛機沿小角度下滑角進入,接近目标時改平飛投彈,然後快速拉起。蘇聯“伊爾-2”攻擊機就經常這樣對地轟炸。

這種轟炸方式精度不高,炸彈動能也不大,但對飛機強度要求不高,節省燃料,适合對面狀目标轟炸。

還有最常見的水平轟炸。

由于轟炸機的飛行高度通常比較高,炸彈從飛機上落下可不是直上直上,而是一條抛物線。所以要計算投彈提前角,才能讓炸彈準确命中目标。這裏還涉及到飛機空速、地速、偏流角、風速、飛行高度、炸彈平均下落速度等很多參數。

沒有任何可靠的手段可以把炸彈丢得很準。

不過美軍似乎不信邪,他們的戰略轟炸思想就是強調高精度級別的戰略轟炸,即對敵國某一個具體的産業或者目标實施精準轟炸,來到達削弱敵方敵方戰争實力的目的。比如在二戰對德戰略轟炸當中,美軍專注于對德國燃油工業以及制造業的摧毀,其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當然在技術要求上來講,高精度的轟炸需要高航程載量的轟炸機,美軍認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轟炸機瞄準器。先進的瞄準器可以确保轟炸機在在最大限度免受敵方高射炮的射擊影響的高度下進行高精度投彈,既可以避免損失還有保證對目标的精準轟炸。

對此,美國花費了15億美刀開發出轟炸機瞄準器–諾頓瞄準儀!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當年的曼哈頓計劃總投入約30億美刀,也就是說曼哈頓計劃開銷只能研發兩個類似諾頓瞄準儀項目,由此可見美軍對此裝備的重視!

這款由美國C.L 諾頓公司開發的諾頓轟炸機瞄準器大體分為兩個部分,即穩定器和瞄準具。

穩定器是一個利用防螺儀保持水平的工作平臺,作用是為瞄準具提供一個穩定的工作平臺。穩定器和轟炸機的自動駕駛儀聯合工作,使得瞄準具必須和穩定器校準,可以保證瞄準具所瞄準的方向和飛機飛行方向一致。

最為重要的瞄準具部分是整個諾頓轟炸瞄準具的主要工作系統。其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用于計算彈着點的機械式模拟計算機、一個小型望遠鏡以及一套由電機和陀螺儀構成的系統。

諾頓轟炸瞄準具的使用并不算十分複雜。在飛機接近目标區時,轟炸瞄準手需要利用望遠目鏡尋找目标,這一過程可以借助一組反射鏡完成。找到目标後,轟炸瞄準手就可以把目标置于視野正中,然後打開諾頓轟炸瞄準器的電源開關。一旦開關打開,望遠目鏡服務器就會保證目鏡始終對準選定的目标。由于服務機構對望遠目鏡的旋轉角速度取決于目标的距離和飛機的接近速度,這就要求投彈手根據飛機儀表上的顯示數據,在諾頓轟炸瞄準具上設定飛機的空速和高度數據。

諾頓轟炸瞄準具設定完畢後,投彈手就會讓“諾頓“接管飛機。從這時起,實際上操縱飛機的就不再是飛行員,而是“諾頓”。它會控制飛機沿着模拟計算機計算出來的投彈航路飛行,并根據投彈手最後做出的調整及時修正飛機。在到達預先計算的投彈點時,”諾頓”會自動投下炸彈,這樣投彈的命中效果就會顯着提高。在使用“諾頓”的情況下,理論上投彈手可以從約7000米的高空将炸彈投到距離且标半徑30米的圓周內。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而已,在實戰裏是做不到的。

諾頓當時的理論計算是假設飛機在低空低速投彈,但是b17等轟炸機執行轟炸都是在高空中,這時諾頓瞄準儀表現不佳。而且投彈手必須目視目标,萬裏無雲的天氣是不可能常有的,這也限制了諾頓瞄準器的能力。

有一個很着名的例子,1944年,盟軍轟炸位于洛伊納的化工廠,工廠占地757公頃。在22輪轟炸任務中,飛機都裝備了諾頓瞄準儀,并且投下了85000枚炸彈。然而只有10%的炸彈落入了這個757公頃大小的化工廠裏,同時這些10%的炸彈裏又有16%是啞彈。遭受多次猛烈攻擊後,工廠在幾個星期內又開工了。

可即便如此,“諾頓”的技術性在當時是出類拔萃的,因此美軍将“諾頓”轟炸瞄準具視為最高機密,制定了一系列保密規定,如“諾頓”瞄準具必須要用帆布包覆,只能在起飛前安裝在轟炸機上,着陸後必須立即拆除,并且拆裝過程必須要在武裝衛兵的監督之下進行,轟炸機的機組人員必須宣誓以生命來守護瞄準器的機密,在飛機迫降被俘前先破壞“諾頓”瞄準具等等。

搞笑的是在如此嚴密的安保措施下,德國卻拿到了完整的設計圖紙。因為諾頓手底下有一幫德國工程師,其中一個叫做赫爾曼.龍的工程師,把整套圖紙交給德國方面。

雖然德國也擁有了諾頓瞄準儀,但是和美國的一樣,并不那麽好用。加上二戰德國空軍也沒有成群結隊的戰略炸逼……所以更沒啥用。

如今德國已經研制成功了3厘米波長的導航/轟炸雷達。依靠這款轟炸雷達,轟炸機在夜間或厚厚雲層中,也能獲得與晴朗白天時一樣的轟炸精度。黑夜和雲層還能保護轟炸機,躲避敵方戰鬥機攔截和高射炮火威脅。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