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8 章 貝爾法斯特(2)

第四百七十五章 貝爾法斯特(2)

聽着雅尼克駕輕就熟的安排,伊麗莎白王後忍不住嘲弄了一句。“殿下真是個十足的僞君子。”

雅尼克不以為意道。“不過是大趨所需罷了。話又說回來,當政客的哪個不是僞君子,老狐貍?您不會覺得那位丘吉爾首相是正人君子吧?說道丘吉爾,啧,王後殿下,要是告訴您我早就買通了丘吉爾,他是為我們工作的,您會不會驚訝?您看,要是沒有丘吉爾首相,大英帝國也不會在歐洲戰場損失30萬的精銳,說不定斯卡帕灣也是他裏應外合的。到現在大英帝國都快土崩瓦解了,他還在那裏死撐。多虧他,不然我還得另想辦法才能把戰争繼續打下去。啧,丘吉爾首相和我就像是心領神會一般,我要什麽,他就給什麽。就像這次襲擊事件,等戈培爾博士的報導一出,又該是罵聲一片了!”畢竟用無辜平民的生命來做擋箭牌的軍人,是最無恥的最卑劣的行為。他們根本不配叫軍人,而應該叫最下流無恥的流氓!!

“……”伊麗莎白王後的臉色有些難看,半晌才問道。“那殿下打算怎麽解決貝爾法斯特?”

雅尼克輕松道。“愛爾蘭人民渴望統一的願望很強烈,我當然不會耽誤太久。明天晚上,貝爾法斯特将會被夷為平地。”

“什麽?!”伊麗莎白王後頓時大吃一驚。“你剛剛不是說不會傷害平民百姓嗎?”

雅尼克聳聳肩。“今天下午便會往貝爾法斯特城裏撒傳單,敦促城裏平民離開,給他門24小時。若他們不離開,那就等于是自動放棄了平民的身份,成為了武裝人員,對于這些人就沒必要心慈手軟了。”說着雅尼克将畫板轉向伊麗莎白王後。“王後殿下,能否幫我簽個名?”

伊麗莎白王後看到雅尼克畫出的畫,不由一愣。“你這是,東方畫?”

世界繪畫藝術,大體可分為東方、西方兩大體系。

從原始社會到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以前,西方繪畫體系的發展大致與東方繪畫體系相同,都是用簡單明确的線條勾畫出所要畫的形象輪廓,以此作為繪畫造型的基礎。雖然繪畫技巧和表現方法各自不斷發展,但其造型手法基本上是相近的。

歐洲文藝複興,使得西方繪畫藝術有了巨大的突破性的飛躍,它吸收了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等新科學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體系,與東方繪畫體系分道揚镳,開始了西方繪畫體系與東方繪畫體系二者同存并峙的局面。

簡單的拿人物畫來講,西方繪畫體系講究透視原理,講究光影效果;東方繪畫體系講究以小觀大,講究繪畫意境。最直觀來講,西方人物畫一般是油畫或素描般的草稿,東方人物畫一般是國畫。西方人物畫畫面中會有光影效果,會有透視原理,東方人物畫講究以意傳神,一般無光影效果,一般無透視原理。

雅尼克有些得意道。“沒錯。德意志皇儲用東方畫法畫的大英帝國王後殿下,真是奇妙的組合,說不定将來能值個幾十億也說不定。”

伊麗莎白王後甚是不情願的拿起筆在畫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沒好氣道。“殿下還真自信呢。”

“那是自然,只要贏得這場戰争,我将是歐洲最偉大的帝王,到時候就算是畫坨便便都會被人捧上天的。”

“那要是輸了呢?”

“輸?您為什麽覺得我會輸?您是寄希望于對面的美國麽?确實,美國是個很強勁的對手,那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想進攻美國本土确實不是件易事。不過您有沒有注意到這種地理優勢也是它的致命缺陷?離世界島(亞非歐)太遠,極易造成孤立和封閉。一旦我們打敗俄羅斯,歐亞非連成一體,到時候美國就會徹底被排斥在世界之外。羅斯福也自然注意到這種局面,處心積慮的想插手歐洲戰局,援助你們英國,好讓英德打的頭破血流,他好收漁翁之利。可惜,到現在為止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還是占了上風,羅斯福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英帝國的滅亡。”

“俄羅斯可不是那麽容易征服的。”

雅尼克有些感慨道。“這點我不得不承認。”歷史上俄羅斯被侵略過五次,被蒙古、波蘭、瑞典、奧斯曼土耳其、拿破侖帝國入侵。

其中唯一成功外族征服俄羅斯的就是蒙古。

當一個處于上升時期的游牧民族,與一個處于衰落階段的農耕國家進行正面交鋒時,前者往往在軍事上首先取勝,并可能征服後者。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游牧民族會被農耕文明同化。他們要麽與農耕民族融合,逐漸消亡;要麽急劇衰落,被逐回老家。農耕民族則成為最後的贏家,并從游牧文明中汲取養分,繼續發展。

暨成吉思汗之後,蒙古人于1237年再次進攻俄羅斯。他們首次以閃電戰的方式席卷了俄羅斯東北部。1240年冬,蒙古攻陷俄羅斯古都基輔。之後,由于進軍歐洲腹地的困難重重,蒙古軍隊只好撤回俄羅斯。1243年,蒙古統帥拔都以伏爾加河為中心,建立金帳汗國,都于薩萊。

金帳汗國境內居民成分複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時,金帳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而後俄羅斯開始崛起,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影響力。

1472年,阿合馬汗發動了與莫斯科公國的戰争,戰争以阿合馬的戰敗而告終。1480年,阿合馬再次出兵進攻莫斯科公國,強迫其納貢,由于阿合馬的同盟軍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馬到烏格拉河後撤兵,回到伏爾加河下游時,被諾該帳汗國人殺死,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到此結束(統治時間長達238年)。到16世紀30年代瓦西裏三世時期,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

1598年,沙皇費奧多爾.伊凡諾維奇去世,俄內憂外患,波蘭揮師出征,鐵蹄迅速踏平了俄國,在占領莫斯科後扶持了德米特裏當皇帝。1611年,俄國斯摩棱斯克市也被波蘭占領,8萬餘人被殺戮的僅剩不足8000人。此時,波蘭進入史鼎盛期,成為歐洲最強大國家,國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公裏。

1612年10月22日,米寧和波紮爾斯基率領義軍攻占了莫斯科,10月26日駐守在克裏姆林宮裏的波蘭軍隊宣布投降。此後,波蘭元氣大傷,日漸衰敗。

在1610至1617年,俄國與波蘭的戰争中,瑞典利用俄國動蕩的局勢趁火打劫,于1610年出兵俄國,攻占伊萬哥羅德、雅姆等地,次年進占諾夫哥羅德。1617年1月,雙方簽訂《斯托爾博沃條約》,瑞典歸還諾夫哥羅德及其他幾座城鎮,但剝奪了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直接出海口。這意味着俄國從此不再有挑戰瑞典地區霸權的實力。

而俄國卧薪嘗膽,經過一番改革後國力大增。17世紀90年代末,俄國與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于1700年,攻打瑞典,大北方戰争爆發。

這次慘敗并沒有結束戰争,但瑞典敗局已定。1721年8月30日,瑞典與俄國簽訂《納斯塔德條約》,戰争正式結束。瑞典喪失了幾乎全部在17世紀得到的海外領地,不再是一個大國。而俄國得到了波羅的海周圍的領地,成為了東歐最強大的國家。

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俄羅斯在三百年間打了十次戰争。第一次世界站在應該算作俄土最後一戰,俄國最終在德國打擊下土崩瓦解,奧斯曼土耳其終于贏得了勝利,然而一年後,德國戰敗,土耳其再被肢解,俄土兩大帝國最終壽終正寝。但繼承俄羅斯帝國衣缽的蘇聯反而更加強大。

“不過再強能強的過整個歐洲?”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