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 章 密會居庸關(上)

當各路軍閥忙着向長安朝廷邀功買好的時候,幽州保持着一貫的低調和沉默,彷佛完全置身事外,靜靜看着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傾情出演。

擴軍之前,劉和便與郭嘉等人分析過幽州有了動作之後各路軍閥的反應,除了沒想到朝廷居然會利用兖州上交歲賦的契機大肆封官聚斂錢糧之外,其餘的并沒有出乎他的預料。

幽州無意成為各路軍閥擴軍備戰的引線,但事實上卻挑起了這個開端,這讓劉和覺得既無奈又擔憂。

劉和無奈的是他如今雖然權柄顯赫,但也只能影響到幽州和半個冀州,對于其餘各州依然無能為力;劉和擔憂的是各路軍閥紛紛擴軍之下,今後自己一統大漢的阻力會更大,而各州百姓遭受的戰禍之苦也會更甚,對于大漢的元氣傷害也就更重。

鑒于各地的形勢發生了連鎖變化,劉和于是将手下重要的一些文官和武将召回薊城,秘密召開了一次十分重要的軍事會議。

參與這次會議的人員主要有:劉惠、尾敦、趙雲、張郃、太史慈、鮮于輔、郭嘉、田疇、李儒、徐邈、慕容平和徐晃。如果加上劉和本人,那麽這次閉門會議共有十三人參加。

劉惠作為護烏桓校尉府實際上的主事人,這次終于将手中的諸般雜事交予副手韓珩和劉放等人處理,在進入幽州三年多後第一次來到了幽州的治所薊城。

尾敦這次前來薊城參加會議,不僅代表着漁陽太守的身份,同時還代表了鎮北軍的主将徐榮。狄平軍屯事務剛剛鋪開,北面的烏桓人又時常出沒,因此徐榮必須親自坐鎮,無法抽身前來。

趙雲鎮守的幽州西線如今有夏侯蘭、魏攸、程緒、韓珩、劉放和馬臺等人維持局面,短時間的離開并不會影響大局。

張郃離開涿縣時,将調兵虎符暫時交于涿郡太守張瓒保管,五阮關則由副将牽招率軍鎮守。張瓒本身就是帶兵将領出身,正好可以暫代張郃穩住局面。兩萬幽燕軍暫時沒有接到作戰任務,尚在整訓階段,所以也不會出什麽亂子。

太史慈和鮮于輔這次同時返回幽州倒是有些出乎諸人的預料,由此也可以看出這次的會議絕對不簡單。

太史慈麾下兩萬兵馬一直駐紮于高邑,在他走後有盧植和沮授兩個強人負責統管,并不用擔心南面的袁紹能玩出什麽花樣。劉和也不怕太史慈離開之後盧植是否會趁機将這兩萬兵馬變成自己的軍隊,用兩萬兵馬來檢驗一下盧植的立場和态度還是值得的,劉和賠得起。

鮮于輔和劉政自從拿下渤海之後便搭起了班子,兩人一人主政,一人主軍,配合的頗為默契。劉虞本欲調劉政前往右北平郡出任太守之職,但鑒于渤海郡的重要性,便臨時調整了部署,讓劉政留在渤海擔任太守,另派原涿郡太守王松前往右北平上任。鮮于輔北上薊城之前,将軍權交予太守劉政,由劉政全權處理渤海軍務。

李儒作為度遼軍的軍師,又兼任監察署長官之職,所以一直未曾前往令支赴任,這次便代替度遼将軍鮮于銀參加會議。駐守居庸關的徐晃被孫禮接替,這次也是有幸返回薊城列席會議,等到會議結束之後便立即前往令支協助鮮于銀建設度遼軍。

剩下的郭嘉、田疇和徐邈三人為司令署贊畫司、軍情司和文宣司的司長,也有資格參加會議,還有最後一人慕容平則是作為龍虎衛近衛營統領,負責整個會場的安全和秩序。

這次秘密會議的地點選在一個外人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方進行,會議歷時整整七天,所有內容嚴格對外保密,直到許多年以後才為世人所知曉。

作為會議的發起人和主持者,劉和是在七月間天氣最熱的時候離開薊城的,當時他帶着夫人蔡琰和郭嘉等人一起前往軍都山,說是要去山中避暑養性。軍都山綠樹掩映,山風徐徐,倒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

護送劉和入山的三千龍虎衛士兵到了軍都山腳下之後,便将通往居庸關的道路徹底封鎖,居庸守将孫禮則親自出來迎接,将劉和迎進了關內。

其餘參加會議的人員皆是秘密趕赴此處,沿路從不露面,因此外界根本無法掌握行蹤。

居庸關內可供士兵居住的營房不少,但能讓劉和與諸位大佬下榻的地方卻不多,提前接到密報的孫禮趕在劉和抵達之前便發動關內士兵在山中風景旖旎之處修建了一處木質的大院落,以供衆人聚會和住宿。

按照劉和的特別吩咐,會場內不再采用分席跪榻議事的陳設,取而代之的則是幾張四四方方的長條高腿的木桌拼成一個巨大的扁“回”形,在桌子後方則是按照座次擺着高腳帶靠背的木椅,參加會議的人員進入之後直接就座,不用脫去鞋履。

等到所有人員聚齊之後,會議立即開始。

劉和開宗明義對大家說道:“最近幾個月來,各地形勢變化甚大,幽州雖無近憂,但我們必須着眼長遠,對接下來的形勢進行評估和預判,同時做出相應的部署與安排。在座諸位皆是我信賴和倚重之人,這次我下了很大決心将你們從四面八方召集到居庸關內,就是要讓大家暢所欲言,群策群力,為幽州謀一個繁花似錦的前途和未來!”

“我們這次的會議共分三個部分,前兩天主要是對幽州以往的大小戰事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梳理分析,查找在我們隊伍中存在的弱點和不足,歸納具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做法,最終形成一份綜合性的總結報告。中間兩天主要是對各路軍閥的綜合實力進行分析評估,發現和借鑒他們的長處,針對他們存在的弱點尋找突破的方法。最後三天則是制定幽州未來三到五年的擴張目标和具體的行動綱領,在這個計劃之中不僅要考慮軍隊戰力因素,其他諸如財富錢糧、內政策略、對外輿情宣傳、各種自然災害,重大突發變故等方面,也需充分的進行考慮和預測。”

衆人聽完劉和的開場語之後,紛紛點頭,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待和自信。

劉和說完之後,田疇起身說道:“下面我們開始進行會議的第一部分,首先由我對近五年以來有幽州部隊參與的大小戰事進行回顧,在彙報過程中若是有人對某些數目和具體過程有疑義,可以當場提出來,我們立即進行查證和确認。”

“第一場戰事,發生在初平二年七月底,地點位于南陽丹水山區,戰場指揮員為大公子。當時的具體情形是……”田疇有意将當初劉和繞道南陽潛回幽州途中遭遇的戰鬥列為第一場戰事,既有增強劉和威望的用意,同時也是要以那場小規模的戰鬥作為分水嶺,讓大家意識到随着劉和出現之後,幽州的戰事逐漸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田疇将第一場戰事的前後經過彙報完畢,郭嘉開口說道:“這場戰鬥雖然并不激烈,參戰人數也只有數百人,其中一方還是戰鬥力較弱的流民,但也有值得總結和歸納的地方。第一,在這場戰鬥中公子将斥候的作用放在首位,進入未知地域之後并不冒進,而是先派出偵察能力出衆的士兵前往必經之地查探地形和情況,所以獲悉前方發生變故之後可以從容應對。第二,在我方明顯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對于敵兵的處理比較穩妥,沒有簡單的屠殺或者驅散,而是利用攻心之術将其收降,為接下來應對更加複雜的局面打下了基礎。”

劉和聽到郭嘉如此贊揚自己,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他現在久居上位,已經将一張臉皮練的刀槍不入,所以也就坦然坐在主位上聽郭嘉的分析,不時還颔首表示認同。

當時劉和做這些部署的時候,只不過是按照直覺行事,其實倒也沒有郭嘉分析的那麽複雜,但這并不影響郭嘉将其中具有借鑒意義的內容摘出來供大家思考和領會。

作為戰場指揮員,準确掌握情報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而如何妥善處置敵軍降兵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若是誰将其忽視了,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會導致一場失敗和混亂發生。

郭嘉說完之後,衆人紛紛發表意見看法,對于如何在複雜地形中使用偵察力量以及如何處置戰俘降兵漸漸有了統一的認識。

在會議室的隔壁一間房屋內,才女蔡琰正手持一支纖細的炭筆奮筆疾書,将幕簾相隔的外間衆人言語迅速記錄下來,作為會議的原始記錄留存。

“下面,分析第二場戰事。初平二年八月中旬,地點馮家峪,當時我方參戰兵力為……”

“下面,分析第三場戰事。初平二年十月底,小種鮮卑軻比能率領兩萬胡騎侵掠幽州,首先出兵攻打馬城,當時戰場總指揮是太傅大人,我方的兵力主要分駐于馬城至高柳沿線,閻柔部一萬五千人馬則占據着寧城和廣寧等城池……”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