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章 放棄巴黎

第二百八十章 放棄巴黎

半個小時後雷諾總理回到了會議室,只是臉色有些古怪。在衆人疑惑的目光中緩緩開口道。“丘吉爾首相建議我們撤到布列塔尼半島建立抵抗據點,他保證會大英帝國将全力支持我們。”

“全力支持?”甘末林一臉鄙夷的冷哼道。“要不是他們的戈特子爵擅自投降,我們的士兵還能再堅持幾天,現在他們還有臉說什麽全力支持?”其實即使英軍不投降,法軍也堅持不了幾天,投降是早晚的事。不過現在出了這麽個背鍋俠,甘末林心裏還是挺樂滋滋的。

貝當元帥沒有附和他,自顧自的說道。“據守布列塔尼半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代價會非常慘重!”布列塔尼半島在法國的西北部,仿佛一把刺刀直插入大西洋。看起來法軍只需要守住半島的中部100公裏左右的防線便可。“不過據我所知那裏沒有什麽像樣的防線吧。要建立防線,那就得組織一場巴黎保衛戰以贏得時間。到時候巴黎被打成一片廢墟,死傷幾十萬人。這個責任誰來負?誰能保證即使建起了防線,就能擋住德國人?”連那花費無數人力物力時間建起的馬奇諾防線都成了個擺設,現在倉促建立的防線能有多大效果?

現在的法國高層已經隐隐分成了投降派和逃亡派。主戰派和議和派是沒有的;主戰派是茍且與逃亡派中間,他們只有逃到國外建立流亡政府才能蹦跶起來,至于議和派,沒人會覺得德國在這種時候會有興趣跟他們議和。

其中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便是這位貝當元帥。畢竟雷諾總理把他找來不就是把他捧上去做一個投降求和的背鍋俠麽?

而且貝當元帥也深知如今的法國人早已喪失了上一次大戰時期的那種“含笑為國捐軀”的勇氣,即便政府逃亡海外也不可能指揮本土的法國人繼續抵抗。

在場的人當然每人敢拍着胸脯保證。在衆人的沉默中只有雷諾總理有些底氣不足地嘀咕了一句。“丘吉爾首相說只要再堅持幾個月,或許局勢會發生轉變。”

“……”衆人都知道丘吉爾所說的“局勢轉變”是什麽意思,無非就是美國可能會參戰了。

不過大部分人都對美國參戰不怎麽看好。

上一次大戰中參戰的美軍實際上并沒有現在地表最強的實力,反而顯得非常不專業。當美軍準備介入大戰時,國內甚至連一個做好戰鬥準備的師都沒有。實際上美國軍隊在1916年獲得國會授權擴軍之前,正規軍只有13萬人,甚至不如歐陸的一些小國。但美國畢竟是幅員遼闊的天賦大國,當山姆大叔的戰争機器運轉起來時,轉眼間就能拉起百萬雄師。

1917年6月,美國向德國宣戰後,開始将軍隊送往法國。美國大兵在潘興将軍的帶領下,高喊着“拉法耶特,我們來了!”興奮地登上了歐洲的土地。但是當時的美軍由于缺乏必要的訓練,在實戰中表現極差。由于缺乏電話線以及步兵部隊不斷運動,步兵和炮兵之間的通信始終不暢通,火力的優勢沒有得到良好發揮,糟糕的機動性讓步兵進攻節奏遲緩,成為德國炮兵和重機槍絕好的靶子。

而且參戰的美軍部隊都嚴重缺乏現代化火炮和相關器材物資。在1918年9月12-16日美軍的首次主要進攻作戰—聖米歇爾戰役中,美軍共動用了3010門炮進行轟擊,其中沒有一門炮是美國自己生産的,全部由英法軍隊提供,至于當時最新型的武器坦克也是由英國提供。荒謬的是美國的民用工廠為協約國軍事工業提供了海量的原料,自己的兵工廠卻生産緩慢。

雖然美軍參戰初期各種混亂不堪,甚至在許多方面拖了後腿,但是美軍的主要作用是挽救了協約國的士氣,而非戰鬥本身。

貝當元帥繼續道。“美國也許會參戰。可目前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連中立法案都沒更改,等他們參戰要等到猴年馬月?就算美國現在就開始進入總動員,那我們也得堅持6個月以上才能等到援兵。”

衆人不由苦笑,以現在的形勢別說是六個月了,就連六個星期都難以堅持。

雷諾總理嘆了口氣,有些破罐子破摔似的繼續說道。“丘吉爾首相問我如果我們實在頂不住了要投降,能不能把艦隊交給他們?諸位怎麽看?”

“當然不行!”包括甘末林在內的好幾個軍界高層異口同聲、毫不猶豫地反對。海軍總司令弗朗索瓦.達爾朗更是一臉憤憤道。“這些英國佬還真是無恥,竟能提出這樣的要求。”

要知道震驚世界的斯卡帕灣奇襲雖然重創了英國海軍艦隊,可到目前為止海軍總體實力上英國還是高出德國一大截。這種情況下德國當然迫切的希望能接收法國海軍戰艦。

法國海軍裏黎塞留級首艦黎塞留號是前不久才完工服役的新銳戰艦。标準排水量38500噸,滿載排水量47548噸,前甲板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後甲板布置9門152毫米高平兩用火炮,艦體兩舷有12門100毫米高射炮,擁有密集的攻擊火力。該級艦由6臺增壓鍋爐蒸汽機驅動,總功率為15.7萬匹馬力,戰艦航速達到32節。可謂是相當強悍了。

該級艦原計劃建造四艘,除了這艘已經服役的“黎塞留號”,還有即将完工的“讓.巴爾號”;三、四號艦也在船臺上處于開工狀态。

而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共建造兩艘: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敦刻爾克號31年12月開工,37年4月完工。斯特拉斯堡號34年11月開工,38年12月完工。

該級艦裝備8門330毫米口徑艦炮、16門130毫米副炮,滿載排水量35000噸,主機功率112500馬力,最高航速27節,續航力5500海裏。

除了這些,法國船廠還有幾艘已經開工的航空母艦。

一旦德軍拿到這些這些已服役和即将完工的戰艦,那他們的海軍實力可謂暴漲,足以硬剛英國海軍。因此法國艦隊可以說是法國最大的籌碼,說不定德國人會為了黎塞留級和敦刻爾克級給出很好的條件。

這種情況下怎麽可能把艦隊交給英國人,何況萬一交出去了,英國人很有可能用它們來封鎖法國,讓法國人陷于饑餓和貧困。

經過一番讨論後大家最終決定放棄巴黎,政府搬遷到巴黎西南200公裏外的圖爾。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