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 法蘭西末日(2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法蘭西末日(26)

幾個小時的颠簸之後丘吉爾的專機降落到了巴黎,前往馬提尼翁宮。

一見到法總理雷諾和聯軍總司令甘末林,丘吉爾立即意識到局勢比他預想的還要糟得多。因為兩個人的臉色都是灰溜溜的,根本看不到絲毫的希望。

尤其是甘末林,板着一張老臉,好像誰欠他錢似的。

此時的甘末林心裏确實很不痛快,就在剛剛,雷諾總理跟他提起了要更換總司令人選的打算,雖然他說的很委婉,不過甘末林也不是笨蛋,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雖然有種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不快,可甘末林也不得不承認戰局到今天這一步,他也得負很大的責任;要不是他總司令的身份,說不定早就被押送到軍事法庭,會被判個渎職罪。

心灰意冷加力不從心的甘末林也就很光棍的同意了,表示會主動請辭。

可當雷諾通知魏剛時,魏剛一聽就不樂意了。

魏剛心思這戰況要是順風順水他會很高興的把這個擔子接過來,哪怕還有一絲希望他也能義不容辭。可特麽現在敗局都快定了你讓我接任是想讓我在投降書上簽字麽?我可不會背這個大黑鍋,更不想遺臭萬年!

魏剛以年邁多病不堪重負為由,婉拒了雷諾總理的任命。他今年都72歲了,這個借口聽起來也算合情合理。

這就很尴尬了。

一時又找不到其他人選,雷諾只能硬着頭皮懇請甘末林繼續擔任總司令。

雖然很想拍拍屁股走人,不過看在祖國的份上甘末林還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下來。

丘吉爾當然不知道發生過這檔子事,單刀直入直奔主題。“總司令閣下,情況到底有多嚴重?”現在20多萬的英軍精銳在歐洲大陸,萬一這群士兵有什麽損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戰略預備隊在哪裏?”

甘末林搖搖頭,聳聳肩。“沒有戰略預備隊!就在一個小時前,我們的兩個裝甲師加貴軍的一個裝甲旅遭到了重創。現在已經沒有什麽辦法能抵擋德軍的長驅直入了。”

“……”丘吉爾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兩個裝甲師加一個裝甲旅竟然就這麽沒了?你們這些法國人送人頭的本事還挺強啊!可就算要送,送你們自己的就夠了,怎麽還帶盟友的呢。

這才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要輸了?

丘吉爾真想狠抽自己一巴掌,看看是不是在做夢!雖然英國方面也分析過法國戰敗的可能性,可丘吉爾做夢也沒想到法國這“世界第一陸軍強國”在德軍攻勢下堅持的時間居然是以日為單位的。

一旁的雷諾無比沮喪的開口道。“首相閣下,剛才我跟甘末林總司令商量撤退的問題。現在死守比利時是沒有意義了,必須把布魯塞爾的部隊撤回來。”

丘吉爾對這個提議深感贊同,都快被人包餃子了當然得撤回來了。“只要保住了軍隊,就是保住了勝利的希望。我們對德國的縱容,才有了今天的惡果,但是,我相信,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也不知道他這番話是給對面倆人打氣還是再給自己打氣。

不過他這番話确實言之有理。他們必須要保住這些軍隊,不然想在短時間內重新組織起一支同樣數目、同樣戰鬥力的軍隊,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時候別說是法國了,連英國本土都岌岌可危。“總司令閣下,那有什麽方案嗎?”

甘末林緩緩開口道。“我的想法是從陸路撤退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容易被德軍截斷。”畢竟德軍再往前沖200多公裏就能抵達海邊,徹底截斷聯軍的撤退路線。

陸路不行,那就只剩海路了?!

丘吉爾頓時陷入了沉默。

這任務艱巨到連他們大英帝國都感覺壓力山大。

二十多萬的英軍,十多萬的法軍,加上好幾萬的比利時軍;這将近四十多萬的軍隊得調動多少船只才能運送完?還有那麽多的重裝備,豈是說運就運的?

僅僅是一個師的人員、裝備、辎重、車輛,沒有20-30萬噸的船舶根本運不走!

雖然海峽兩岸最短的距離也不過三四十公裏,運輸船只可以不停的往返,可要把這些人員裝備全部運送,也需要相當規模的船只。

英國是島國,四面環海,船只是當然不缺;可最大的問題是英吉利海峽上空的制空權。

他也了解到大英帝國最新銳的噴火戰鬥機竟也不是德軍戰機的對手,雖然工程師們拼命對其進行升級改進,可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見成效的。

如此一來制空權不能保證,還怎麽保護那些運輸船只?一旦德軍趁機發起進攻,那他們得損失多少船只人員物資?

不過商量中雙方發現了一個問題,甘末林是準備将軍隊運送到法國後方,重整旗鼓再戰。而丘吉爾是要把軍隊全部運到英國去。甘末林和雷諾剛開始并不同意,畢竟要是這些軍隊都運到對面,那他們拿什麽來阻擋德國軍隊?

毫不誇張的說,一旦這批精銳主力離開本土,那法國幹脆就不用作戰了,直接投降好了。

丘吉爾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說服這兩位同意将軍隊運往英國。

又商量了一下其他細節問題後丘吉爾站了起來。“那我回去了。”

雷諾總理憂心忡忡的問道。“首相閣下,您覺得我們還有勝利的希望嗎?”

“當然有!”丘吉爾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回答道。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堅定的信念,而丘吉爾,心中的信念從來就沒有消失。在他看來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雷諾總理,甘末林總司令,雖然目前面臨的困境比1914年更加嚴峻,但我相信英勇的法蘭西人民會勇敢的克服這些困難。就像賀拉斯的那句話,‘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一旦度過了這次難關,那勝利可以說就是近在咫尺了。而我們大英帝國也會堅定地站在法蘭西的身旁,一同抗擊邪惡的德意志。最後的勝利必然屬于正義的一方!”

丘吉爾已經看出這些法國人快要失去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只能盡可能的給倆人打氣。免得那些部隊還沒撤出來,這些家夥就投降了。這也是他極力堅持将軍隊運往英國的原因。

“而且德國本土的資源原本就匮乏,加上我們的封鎖,他們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沒了汽油供應,他們那些數以千計的坦克飛機都得變成一堆破銅爛鐵!”話是說的輕松,可丘吉爾自己都不相信德國的燃油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短缺。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十年間德國從大明運了多少原油。而且他們還從蘇聯和美國也進口石油,加上羅馬尼亞的石油供應,恐怕現在的德國燃料充足的能打好幾年了吧。

他的這番話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剛剛還垂頭喪氣的法國總理臉上恢複了幾分血色,用力的點點頭。“法蘭西一定會抗争到底的。”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