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敵機來襲

第二百二十七章 敵機來襲

大部分比軍士兵都被德軍的“地獄之火”吓得丢盔棄甲抱頭鼠竄,而堅持留下來阻擊德軍的也就那麽寥寥幾個,怎麽可能擋得住德軍的強勢進攻。

在炮火的掩護下渡河沖鋒舟順利抵達了馬斯河對岸,德軍士兵飛快的沖上河堤,向比軍陣地發起進攻,很快便把殘餘的比軍士兵趕出了陣地。

工兵們開始搭建浮橋,畢竟那些橡皮艇、沖鋒舟也就只能運輸人員,裝甲部隊還是得靠橋才能通過。

不到半個小時,浮橋已經快接近河心,就在賴歇瑙上将站在河畔看着這些工兵忙碌的搭橋時半空中突然響起凄厲的防空警報聲。

英法聯軍的空中增援姍姍來遲。

一旁的副官急忙勸道。“将軍,這裏太危險,您還是回指揮部吧。”

賴歇瑙上将卻完全不以為然,指了指不遠處的88毫米高射炮陣地。“有什麽危險的,我看這裏就最安全的地方。”說話間天空中傳來一陣陣發動機轟鳴聲,成群結隊的BF-109機群迎向來犯敵機。

英法聯軍的飛機大部分是法國MS.406戰鬥機和英國飓風戰鬥機,還有一些布倫海姆轟炸機(英國)和阿米奧轟炸機(法國)。

很快雙方戰鬥機厮殺在一起。

海因裏希.埃赫勒盯住了一架英國飓風戰鬥機,随着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他注意到這架飓風的的機艙後方竟然有一個奇怪的玻璃鼓起,甚是怪異。

“??”難道是新的改進型?

可容不得他多想,那架飓風已經進入了他的瞄準環內,正準備扣動扳機,海因裏希.埃赫勒眼皮突然跳了跳,一股不安的感覺湧上了心頭。幾乎同時耳機裏突然響起空中指揮官驚呼聲。“該死,這不是飓風!!大家不要咬尾!!”

“!!”海因裏希.埃赫勒下意識的用手向右一擺操縱杆,戰機猛地橫滾,堪堪的避開了雨點般噴灑而來的子彈。

這時他才發現那個透明的詭異“鼓包”原來是個架着四挺機槍的炮塔。

“大家小心,這是英國佬的無畏式!”

20世紀30年代後期,單翼機和動力操作炮塔成了飛機設計上兩股非常時髦的潮流。在英國空軍的要求下,以研制飛機槍炮而聞名的波爾敦·保羅公司設計出一改傳統的“無畏”式戰鬥機。它唯一的火力配置是裝在駕駛艙後方的一個液壓驅動炮塔,其上裝有4挺7.7毫米機槍,由坐在炮塔裏的射擊手用手柄操縱,火力範圍覆蓋整個上半球。

因為無畏式的外形與飓風式十分相似,德軍戰鬥機按慣例從英機尾部進入攻擊。誰知這正是無畏式最好施展火力的方位,當德軍飛行員為即将到口的獵物而暗自欣喜的時候,突然遭到四挺機槍的迎頭痛擊。這招“拖刀計”使得頗為成功,在頭3個星期裏無畏式共擊落了65架德軍飛機。

不過雅尼克早把各個國家的現役戰鬥機資料分發給空軍部隊,無畏式也沒有機會使出什麽“拖刀計”。

“從無畏式的後下方切入開火,那是它的火力死角!”

背負兩名飛行員和一個沉重的炮塔,令無畏式的機動性極差,連英國飛行員都替它取了“Daffy”的外號(愚笨、瘋癫之意)。

這樣的戰鬥機更不是BF-109這種靈活異常的戰鬥機的對手。

很快,海因裏希.埃赫勒又咬住了一架無畏式戰鬥機,從後下方幹淨利索的擊落了它。

戰局越發激烈,時不時能看到一架飛機拖着漆黑的濃煙從天空中墜落,有英法聯軍的,也有德軍的。英法聯軍的戰鬥機有數量上的優勢,而德軍戰鬥機則在戰機性能和飛行員的經驗上高出他們一頭。而且地面已經被德軍占領,英法飛行員迫降或是跳傘,只能成為俘虜。

趁着雙方戰鬥機打得難分難解之際,英法聯軍的轟炸機群逼近了馬斯河,直奔德軍即将完工的浮橋而來。

“轟!轟!轟!”迎接他們的是早已嚴陣以待的地面防空陣地。最先開火的是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群。

雖然跟英國的砰砰炮同樣是40毫米口徑,可兩者在性能上是天壤之別。

一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受限于《凡爾賽協定》不得開發任何新式大威力殺傷武器。20 世紀 20 年代,着名的德國克虜伯(Krupp)公司收購了部分博福斯公司股份并轉入了一些生産技術,與博福斯公司合作在瑞典設計和研制各種新式火炮。瑞典設計師們從德國設計師處獲得了全新的設計思路和寶貴的設計經驗。

不過雙方的設計理念存在差別,瑞典設計師們一直專注于輕型火炮的研制,而德國設計師們則偏向研制重型火炮。後來德國克虜伯公司研制出了在二戰中為德軍立下赫赫戰功的 FlaK-36 型 88 毫米高射炮,而博福斯公司則開發出了着名的 40 毫米博福斯 L/60 高射炮。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的射速在每分鐘120發,炮彈的初速度達到854米/秒,可以将0.9千克的炮彈打到7200米的高度,而且在上一發炮彈發射後,下一發炮彈會自動上膛,直到彈藥用盡才會停止工作,完全是一個自動發射武器。

位于炮膛上方的供彈機構擁有3排導軌,每排能夠容納一個4發炮彈的彈夾。彈夾會被自動移除,每次只有一發炮彈被壓入炮膛。射擊後,通過後坐力将炮闩打開,抛出空彈殼,另一發炮彈進入炮膛,炮闩再度關閉,以此周而複始實現全自動裝填和射擊。除了首發炮彈必須由裝填手手工裝填之外,其他的炮彈,都是自動上彈的。哪怕是受到裝彈速度限制,實際最高射速也能達到80發每分鐘。

這一切都讓40毫米“博福斯”高炮成為二戰中最優異最出名的高射炮之一。

因為瑞典是永久中立國,博福斯公司可以方便的向交戰雙方出售各種武器,這導致無論是軸心國同盟中的德國還是同盟國中的英、美兩國都有生産并裝備,“博福斯”高炮出現在二戰的各個戰區。

這就讓雅尼克相當不爽,因此早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剛研發之初,他就斥巨資買下了所有的相關專利和生産權。因此現在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成了德軍專用,英法還在用自家的性能一般般的高射炮。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炮手踩動擊發器,炮口不斷地發出轟鳴,一枚枚的40毫米高炮炮彈,襲向英法聯軍的轟炸機編隊。

載滿炸彈的轟炸機都是相當笨重的,在地面的高炮兵眼裏,簡直就是活靶子!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