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二百十三章 壞消息
首相繼任人選已經定下,張伯倫帶着丘吉爾離開唐寧街10號,前往白金漢宮觐見國王喬治六世。
“陛下,這位是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張伯倫向喬治六世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丘吉爾,表明他将出任新一任英國首相。“這一次保守黨與工黨将組成聯合政府。”
英國君主的任命權,在正常情況下僅僅是儀式性的權利,即“同意任命”、“蓋章簽字”的權利,至多是對任命人選提出建議(而且限定于首相因有任命困難而咨詢王室建議時),并不享有指定或提出人選的權利。因此現在這個環節純粹是出于對王室的尊重和忠誠。
喬治六世朝張伯倫點點頭。“辛……苦……你了,張伯倫首相……閣下。”因為說話不利索,他也說不出什麽帝國不會忘記你作出的貢獻,你是帝國的驕傲之類的長篇大論。又跟丘吉爾簡單聊了幾句後問道。“這次……又要……打多久?”上一次戰争時他已經是二十多歲的青年,甚至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過;深知戰争的殘酷。
當時德國為迫使英國退出戰争,海軍發動了所謂“無限制潛艇戰”、即德國潛艇可以事先不發警告,而任意擊沉任何開往英國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對英國進行封鎖。
剛開始英國和協約國其他各國對無限制潛艇戰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對潛防禦尚處于最初階段,無限制潛艇戰立即給協約國造成嚴重損失。協約國商船的損失由1917 年1月份的30萬噸增至2月份的40萬噸,再猛增至3月份的50萬噸,直到4月份的85萬噸。英國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擊沉。
根據後來的官方統計,直到戰争結束,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商船2566艘,注冊總噸位為573萬噸,其中英國商船占五分之三。而當年英國造船的總噸位只有270萬噸。協約國商船被擊沉的速度太快,來不及及時補充和更替,照此下去随之而來的将會是饑餓,甚至屈服。
鑒于情況日益惡化, 1917 年4 月27 日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約翰·傑利科向海軍大臣提出一份報告,向政府發出嚴重警告:“歷史證明,如果戰略是以沒有保障的交通線為根據,其結果必然是不幸的。在這種情況下,慘敗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目前的政策正在直接導致慘敗,如果不願考慮這一點,那我堅信戰争必定打敗,英國人民将要餓死。”
傑利科的警告産生了效果,英國政府開始正視面臨的危險。為了對付德國潛艇,英國動員了海軍的全部輕兵力和潛艇,着手将大量的小型商船和漁船改裝成掃雷艦和護衛艦,加緊建造新的反潛艦艇。
僅在1917 年下半年,英國便動用了227 艘艦隊驅逐艦, 74 艦護衛艦和巡邏艇, 65 艘潛艇, 406 艘摩托艇,49 艘快艇, 894 只拖網漁船, 867 只漂網漁船, 24 艘輪式掃雷艦, 77 艘僞裝獵潛船, 50 架飛艇, 194 架飛機。為了掃除德國潛艇布下的水雷,僅在1917 年秋用于掃雷的艦艇達3 千餘艘,人員25 萬。
喬治六世覺得這一次大戰又将會是漫長而持久的戰争。如果德國海軍再次發動無限制潛艇戰,英國人民很有可能再次承受嚴重的短缺和生活困難。
丘吉爾不卑不亢的回道。“這個還不好說,我能向您保證的是大英帝國必會戰勝歐洲大陸上的兇殘野蠻的敵人,取得最終的勝利!”
喬治六世和張伯倫不約而同的暗嘆了口氣,那得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有……沒有……談判的可能?”喬治六世的性格裏始終帶有一絲懦弱,如果這場戰争能在談判桌上解決,那他是求之不得的。
“陛下,這原本是場‘不必要的戰争’,”說到這裏丘吉爾看了眼臉色有些難看的張伯倫,并沒有繼續說下去。要不是英法一味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發展壯大,事情也不會鬧成現在這樣。當時他到處宣揚德國威脅論,可就是沒有一個人聽得進去,現在好了,終于釀成苦果了吧?“談判是磨滅不了德國的野心的,只會令他們更加膨脹。只有狠狠的把他們打趴下,令他們再無翻身之日,歐洲才能恢複永久的和平!”
聽聞喬治六世默默的點點頭。
又讨論了一些其他事情,張伯倫和丘吉爾拜別喬治六世,回到唐寧街10號,卻聽到了一個驚人的壞消息。
德軍奇襲了埃本.埃馬爾要塞,還完好無損的奪取了附近的弗羅恩哈芬橋、費爾德韋茲爾特橋、坎尼橋。
“什麽?!”丘吉爾和張伯倫大吃一驚,仿佛是聽到天方夜譚一般。“比利時人不是說那座要塞是堅不可破的嗎?!要塞裏的人都睡大覺?!”就算是建了個要塞那麽大的豬窩,把裏面的一千多頭豬都抓住也得費番功夫吧。德國人的進攻才開始多久?這就被攻陷了?
“要塞是怎麽被攻陷的?!難道要塞守軍裏出了叛徒?”就算是出了叛徒,沒有一定數量,德軍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攻陷。難不成要塞裏的人看到德國人的影子就吓得主動出來投降了?
報告的參謀尴尬的搖搖頭。“具體情況暫時還不知道。”
張伯倫皺了皺眉頭,嘀咕道。“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埃本.埃馬爾要塞陷落意味着艾爾伯特運河-列日一線的防禦已經被德軍突破。“這群蠢貨,難道連炸橋的準備都沒有嗎?”防禦敵人進攻最基本的手段就是破壞道路,炸毀橋梁;就算不能長時間阻擋,也能有效的遲滞了敵人的進攻行動。
現在倒好,這些愚蠢的比利時人竟然把三座大橋拱手讓給了德軍。德軍主力勢必會源源不斷的沖進比利時腹地。
心中咒罵了一聲,丘吉爾開口問道。“攻陷要塞和奪取橋梁的是德軍的先鋒部隊吧?附近的比利時軍隊能不能在德軍主力趕到之前奪回要塞和橋梁?最起碼把那些橋梁炸掉也好。”一旦德軍主力過了艾爾伯特,那附近的比利時軍隊只能大踏步的往後撤退,而導致的後果便是英法聯軍恐怕趕不及到齊,就會倉促投入會戰。
可說完又意識到他現在在這裏說這些也沒什麽用。遠征軍總司令戈特子爵和法陸軍總司令甘末林早該得到消息并作出應對了。